第一届大明机械设备(南京)博览会的成功,与“设备捆绑新政”策略的凌厉阳谋推行,在江南大地掀起了一股渴望技术革新的狂潮。
无数商贾捧着银票和“一条鞭法”合规文书,涌向大明商会,急切地想要将那些能点石成金的神奇机械请回自己的工坊。
华夏千百年来都是聪明人的世界,只不过是眼界可能稍微差一点,但不代表看不到先进机械带来的生产力。
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着手安装规划时,一个此前被忽略的关键问题,如同冰山般浮出水面,那就是动力问题。
大明商会派出的技术专员(AI机器人伪装)在实地考察工坊后,总会提出一个相同的要求:“贵号需先行准备稳定的动力来源。此批新式机械,非人力、水力、畜力所能驱动,需依赖一种名为“电力‘之能。”
“电力?此乃何物?”商人们面面相觑,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茫然不解。
技术专员便会展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图册,上面绘制着宏伟的发电厂蓝图,以及粗大的电缆、整齐的开关柜等设备。
“此物犹如人体之气血,需由专门之“发电厂’产生,通过‘电缆‘输送至各工坊,驱动机械运转。无电,则诸般机械,皆为废铁耳。”
“这可如何是好?”
“坊主放心!大明商会依旧为工坊解决问题。”
“这就好!这就好。”
消息传回总督府,苏宁深知,真正的挑战与机遇,此刻才正式到来。
他站在巨大的南直隶舆图前,对周正杰及核心幕僚(AI主导)下达了不容置疑的命令:“工业之基,电力先行。必须抢在第一批机械设备大规模安装前,将电网铺设开来!首要目标,覆盖南京、苏州、松江等核心工业城镇!”
选址至关重要。
经过精密计算(AI数据分析),最终地点定在了南京城外,依托长江水利与运输之便的一处开阔地带。
这里,将建立起大明第一座,也是未来整个江南电网的枢纽“金陵雷神发电厂”。
建设过程,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不啻为神迹的展现。
发电机组、大型锅炉、巨型变压器等核心设备,自然由苏宁的工业空间直接提供。
它们在夜间被秘密运抵工地,其庞大的体积、精密的构造、冰冷的金属光泽,让参与建设的工匠和劳役们望之生畏,私下皆称之为“雷神之锤”。
数以万计的工匠和劳役,在AI工程师的精确指挥下,开挖地基,浇筑巨大的混凝土基座,砌筑高达数十米的烟囱。
红砖垒成的厂房宏大而坚固,远超此时任何民用建筑。
与此同时,第一批粗壮的,包裹着特制绝缘材料的铜质电缆,开始从电厂向外延伸,如同巨兽的触角,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架设在特意加固的高大木杆或石塔上,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