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宗庙,一条青烟直冲云霄,将初升的朝阳都遮蔽了几分。三牲祭品的血腥气混合着檀香的馥郁,在宗庙上空盘旋不去。
再加上时不时传来几声悠远绵长的钟磬之声,予人一种特有的庄严肃穆之感。
元朗头戴十二旒冠冕,手持玉圭,正缓步登上祭坛。
他心中夹杂着兴奋与忐忑,却不得不维持着天子威仪,一步一顿地走向祭坛中央。
冕冠垂下的玉藻在他眼前晃动,将视线切割成一块一块。他刻意放慢脚步,感受着脚下每一级台阶的坚实——或许过了今日,他就能真真正正的以天子之尊主持大魏宗庙祭祀了。
“陛下临坛——”
礼官拖长的唱喏声中,文武百官按品阶鱼贯而入。
苏绰立于文官队列前面,目光不经意扫过一旁的元弼。这位宗室重臣今日格外精神,紫袍玉带收拾得一丝不苟,正与身旁的灵岩寺主持圆觉和尚交换眼色。那僧人颈间挂着的佛牌在转身时闪过一道冷光,让苏绰不由眯起眼睛。
“恭请陛下致仪——”
元朗接过礼官奉上的三炷龙涎香,在鼎前深深三拜。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将玉圭高举过头,声音却有些发颤:
“朕,大魏天子元朗,谨以清酒庶羞,敢昭告于皇天后土……”
说着,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宗庙偏殿的方向。那里,元大器应该已经率领禁军埋伏就绪。到了祈福大典紧要的关头,那些人必然不做防备,到时宫门一闭,便是动手的时机!
祭坛下,高澄身着紫袍玉带,站在所有人前面。
看到元朗的目光扫过他,高澄微微抬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让元朗心头愈发忐忑了几分,险些念错祭词。
“……佑我大魏,国祚绵长……”
祭坛下方,陈元康与崔暹交换了一个眼神。崔暹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右手轻轻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
檀香缭绕中,祈福大典缓慢而庄重地进行着。没有人注意到,一队身着普通禁军服饰的士兵已经悄然替换了西直门的守军。
崔季舒站在城门楼阴影处,面上满是肃杀之气。
“都准备好了?”崔季舒低声问道。
身旁副将抱拳:
“回将军,五百精锐已全部就位,弓弩手埋伏在偏殿两侧回廊,只等贼人发动。”
崔季舒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投向宗庙方向:
“世子算无遗策,今日过后,这洛阳城就该彻底变天了。”
祭坛上,元朗已完成了三献之礼。
他转身面向百官,冕旒晃动间,看到高澄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莫名增加了几分恼意。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思绪,按照山淳远所教的步罡踏斗之法,在祭坛上缓缓移动起来。
“咱们的陛下这番仪态……”李庶站在丹墀之下,眯起那双细长的眼睛,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其中的激动:
“远远观之,当真有先祖道武皇帝祭天时的气度,颇有几分明君之像啊!”
元弼闻言,肥胖的身躯微微一震,腰却不自觉挺直了几分。他掏出一方绣着金线的帕子,颤抖着擦拭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珠,声音亢奋:
“那是自然,我元氏天子那是承天庇佑的!”
祭坛四周的乐声渐渐低缓,元朗的祈福词已至最后一段:
“……佑我大魏,国祚永昌!”
就在他躬身行礼的刹那,变故陡生!
“铛……铛……铛……”
宫城四角的警钟突然同时敲响,沉闷的钟声如雷霆滚过洛阳上空。几乎在同一瞬间,元大器猛地拔出佩刀,厉声喝道:
“奉陛下密旨!封闭宫门!诛杀国贼!”
数百名禁军从四面八方涌出,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便已经将祭坛团团围住。
偏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