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月):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破袭战,歼灭日伪军4.5万余人.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作战。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如下:
提振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展示了中国抗日力量的顽强和决心,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争取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提高了八路军的军威,反击了国民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为争取全国各界支持共产党武装做出突出贡献;
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对日军的交通线和据点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削弱了日军在华北的控制力,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有效地削弱了日军在中国的侵略力量.
豫湘桂会战(1944年4-12月):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中国军队局部反攻.豫湘桂会战是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中国军队在河南、湖南、广西三省对抗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豫湘桂会战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战役背景:1944年,为打通中国大陆到印度支那的陆上交通线,解除中、美空军对日军及其本土的威胁,日本侵略军从华北、华中抽调约20万兵力发动豫湘桂战役3。
战役过程:此次战役包括4月17日至5月26日的豫中会战、5月27日至8月8日的长衡会战、9月8日至12月10日的桂柳会战等三个阶段。
战役结果: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包括李家钰、吕公良、王甲本等在内的多位将领阵亡。同时,日军在国军手中拿下了四个省,面积达到20多万平方公里,30多个飞机场被日军炸毁。
历史影响:豫湘桂会战的惨败让中国丢失了土地,更多的中国老百姓遭受日军的奴役,也让中国在国际上丢掉了面子。西方国家本来就瞧不起中国,这次战役之后就更加藐视中国。在1943年,开罗会议上,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共同商议战争的相关事情。到雅尔塔会议时,蒋介石就不再受到重视,甚至没有邀请他出席会议,这与豫湘桂战役惨败,有直接关系.
四、日本投降(1945年)
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广播《停战诏书》,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中国结束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冈村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
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战的胜利。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