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财产损失,给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许多家庭因战乱而破碎,社会动荡加剧,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种苦难的经历,促使了民众对抗日的决心和对国民政府的期待。其次,淞沪会战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战役中,许多普通民众自发参与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抗日英雄和志愿者。人们在战斗中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这种精神在战后继续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抗战意识,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运动。最后,淞沪会战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役的惨烈和民众的苦难,促使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出大量反映抗战主题的作品。许多作家、艺术家以战斗为题材,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激励着人们继续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淞沪会战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影响。淞沪会战后,中国逐渐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为后续的抗战争取了更多的外交资源。此外,淞沪会战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舆论。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伏击日军,取得全面抗战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并赢得了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好评;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屠杀30万平民。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至1938年日本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队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后,对南京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大屠杀、强奸、抢劫和纵火等暴行。在这场灾难中,约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杀害,大量的妇女遭到强奸,无数的财产被抢劫和破坏。这一事件是二战期间最严重的反人类罪行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
三、战略相持与反攻阶段(1938-1945)
台儿庄战役(1938年3-4月):李宗仁指挥,歼灭日军1万余人,正面战场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人)。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年6-10月):中日激战武汉,日军战略速胜计划破产.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武汉会战开始于1938年6月12日,当日军波田支队在安庆登陆并迅速占领安庆时,标志着武汉会战的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中日双方在安徽、河南、湖北、浙江等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展开了一场大会战。这场以武汉为中心的会战,成为了抗日战争期间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战役之一。武汉会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百团大战(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