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画面,在展现完昭武大帝治下,那波澜壮阔的‘盛世’场景时候。
画面,陡然间一转,主播的话语因此变得尤为冷酷。
“‘盛世’在建成前,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昭武之治’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
“这位年轻的帝王,接手的并不是强盛的帝国,而是经过了数百年诸侯战乱,又经历了五六年天下动荡,白费代价,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画面上,属于秦末乱世的景象浮现,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而他们可以看到,‘大一统’后帝国的凋零现状,以最为直观、最残酷的方式,呈现在了九州万民面前。
而天幕的画面,在这时候一分为二,左侧则是一排排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国在册人口,较于始皇帝一统时锐减三成,各地水利设施,数年来年久失修,在册耕地面积,不足站前一半。
现实中,嬴政宽大的袖袍中拳头紧握,他难以置信,赢辰经历的到底是怎样的困局。
在这种局面下,他到底是怎么打造那等盛世的。
右侧,齐、赵、魏等地的田野,虽然土地已经划分,但是许多农户家中都没有一头耕牛,只能靠着人力来拉着笨重的木犁。
关中平原,能够看到衣衫褴褛的流民在拖家带口,在官道上茫然前行。
镜头拉近,一个孩子眼中没有泪水,只有对于食物最为原始的渴望。
南方的百越之地,大片丛林与沼泽依旧是禁区,瘴疠横行,无人敢于深入开垦。
“粮食问题,成为了摆在昭武帝面前,最为棘手的一件事情。”小紫苑的声音,变得无比沉重,“虽然均田令分了田地,但是没有牛、也没有工具,没有种子,水利,土地也不可能平白无故长出粮食。”
“昭武帝,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否则一场大范围的饥荒,就足以让刚刚建立的和平,荡然无存。”
天幕画面,可以闪过作为治粟内史的萧何等人忙碌的景象。
这个帝国充满着朝气蓬勃,可以说在昭武帝的引领下,帝国焕然一新。
除了粮食问题,当然对于大秦帝国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弥合六国的裂痕。
天幕上,一张极为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出现了。
中心初的‘秦人’,被代表了‘仇恨’、‘不信任’、‘文化隔阂’的无数红色线条,和四周的‘楚人’、‘赵人’、‘齐人’等紧紧缠绕一起。
长平战场上空的冤魂,六国都城被攻破燃起的熊熊烈火,秦吏手持鞭笞、呵斥六国百姓,这一幕幕场景闪过,刺痛了其他六国疆域的所有人。
“‘大一统’带来到身份认同,是比起粮食问题,更为棘手的难题。”
主播的解读,直指人心,“始皇帝的统一,是疆域的统一,却不是人心的统一。”
“长达百年的对立与战争,早就在不同诸侯的百姓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所以,昭武帝又如何能够让一个之前还在战场上和秦军厮杀的赵卒遗孤,和一位世代为大秦征战的老秦兵后代,宣称自己为‘大秦子民’呢?”
这,是昭武帝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在上任后,昭武帝虽然提出来《察举任官法》,意图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但面对根深蒂固的地域偏见和文化隔阂,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
“这,是精神层面的‘大一统’,其难度,远超军事征服。”
殿内,扶苏盯着天幕的画面,面露错愕。
自己若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的话,怕是当即就会不知所措吧。
儒家的理论体系,并没有提出这些切实可行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很快,新的画面场景出现。
画面上,堆积如山代表秦法的竹简轰然倒塌,化为了碎片。
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