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逼仄的应急排水管道仿佛永无止境的金属肠道,只有几束战术灯昏黄的光柱在黏滑、布满不明粘液的管壁上徒劳地晃动,试图驱散那几乎凝成实质的黑暗。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混合气味:污水的腥臊、金属铁锈的陈旧,以及那缕若有若无、却仿佛能钻入骨髓、源自某种扭曲生命本源的甜腥腐败气息。这气味无孔不入,沉重地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挑战着他们的意志极限。
威尔逊背着昏迷的林静,他沉重的步伐在及踝的积水中踏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在封闭的管道内回荡,显得格外刺耳。这位前陆战队成员的呼吸依旧粗重但稳定,仿佛一座移动的堡垒。宋墨涵紧跟在旁,手中巴掌大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屏幕发出的幽绿光芒,映照着她写满忧虑的脸。仪器规律而微弱的“滴滴”声,如同林静风中残烛般生命的倒计时,每一声都敲打在众人的心弦上,提醒他们时间的紧迫。
顾锦城走在队伍最前,取代了周瑶的探路位置。他的背影依旧挺拔如松,战术手电的光柱稳定地劈开前方的黑暗,为队伍指引方向。但紧跟在他侧后方的宋墨涵,凭借医生特有的敏锐观察力,捕捉到了他左臂动作那一丝微不可察的凝滞——那不是犹豫,而是肌肉在对抗疼痛时本能的僵硬。她想起之前断后时,那根从阴影中迅猛袭来的、布满吸盘的惨白触须末端,虽然最终被顾锦城用枪托险险格开,并未破开高强度防护服,但那种恐怖的冲击力,显然造成了不容忽视的钝性损伤。
沉默的行进持续了约莫二十分钟,每一秒都像是在与无形的压力抗衡。终于,前方出现了一段相对干燥、管壁破损不那么严重的管段,旁边还有一个凹陷进去、仅能容纳两人并肩的小小壁龛,里面堆积着一些锈蚀得看不清原貌的废弃零件和线缆,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原地休整五分钟。检查装备,处理伤势,补充水分。”顾锦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下达了命令。持续的高压警戒、恶劣环境的消耗以及左臂的隐痛,都在榨取着他的体力。
队员们依言停下,几乎是立刻靠着冰冷潮湿的管壁滑坐下去,尽量避开地上的污水。威尔逊小心翼翼地将林静放下,让她靠在相对干净的壁龛内侧,动作轻柔得与他庞大的身躯形成鲜明对比。宋墨涵立刻跪坐在林静身边,再次检查她的瞳孔反应和颈侧那不稳定闪烁的暗紫色纹路,眉头紧紧锁在一起。
周瑶和许泊均凑在一起,低声交换着关于γ-12区域结构模型的碎片化信息,试图拼凑出更清晰的路线。赵青和另一名队员则自动分散在队伍两端,警惕地注视着来路和去路黑暗的深渊,手中武器处于随时可击发的状态。
顾锦城走到壁龛旁,背对着众人,战术手电的光线扫向前方更深的黑暗,似乎在全神贯注地观察。但宋墨涵注意到,他借着身体和黑暗的掩护,右手手肘微不可察地向内收,轻轻按压了一下左臂的肱二头肌位置,一个极其短暂而细微的吸气动作没能逃过她的眼睛。
几乎没有犹豫,宋墨涵拿起随身携带的紧凑型医疗包,快步走了过去。她的脚步声在积水中很轻,却足以让顾锦城这样的老兵警觉。他微微侧头,眼角的余光扫到她。
“队长,你的左臂需要处理。”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医生在面对不配合的病患时特有的、不容置疑的坚定。
顾锦城完全转过身,脸上依旧是那副惯常的、没什么表情的冷静面具,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讶异,似乎没想到她观察得如此细致,随即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小伤,不碍事。保持警戒更重要。”他试图轻描淡写。
“在这种环境下,任何被忽视的‘小伤’都可能因为感染、疲劳或再次受力而演变成致命因素。尤其是肌肉挫伤,会直接影响你的关节灵活性、反应速度,乃至射击精度。”宋墨涵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他,那双平日里显得温和的眼睛此刻闪烁着一种与她温柔外表不符的执拗。她打开医疗包,取出消炎镇痛喷雾和活血化瘀的高效药膏,动作利落。“我是队医,有责任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