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腻的痰沫。
“王大夫,您快救救小宇!”赵阿婆声音哽咽,把孩子抱到诊桌前,“这孩子咳了快半个月了,白天咳,夜里也咳,痰又多又稠,吃了好几副药都不管用。昨天孙玉国给开了‘止咳丸’,吃了反而更咳,连饭都咽不下去了。”
王宁伸手摸了摸小宇的额头,又仔细听了听他的肺部,眉头微蹙:“孩子这是痰湿咳喘,湿热困在肺里,痰浊堵着气道,才会咳个不停。孙掌柜的‘止咳丸’里多是清热的药材,可孩子脾胃弱,清热药吃多了会伤脾胃,反而生湿生痰。”
话音刚落,孙玉国就带着刘二狗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昨天给小宇开的药方:“王宁,你可别胡说!我这‘止咳丸’治咳喘最有效,要不是这孩子体质差,怎么会不见好?你要是治不好,可别耽误了孩子!”
刘二狗也在一旁帮腔:“就是!赵阿婆,您可别信他的话,王宁说不定又想用什么野果子糊弄人,要是把孩子咳坏了,他可担不起责任!”
赵阿婆被说得心慌,抱着小宇的手都在抖。这时,张阳药师从后堂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小袋晒干的黄皮果,对赵阿婆说:“阿婆,您别慌。黄皮果性温入肺经,能化痰止咳,《岭南采药录》里就说它‘治痰饮咳喘’,孩子这痰湿咳喘,用黄皮果调理正合适。”
王宁接过黄皮果,又从药柜里取出一些陈皮和茯苓,对张娜说:“你去把黄皮果煮水,加少量陈皮和茯苓,煮好后放温,给孩子分多次喝。黄皮果能化痰,陈皮理气,茯苓祛湿,三者搭配,既能去痰湿,又不伤孩子脾胃。”
孙玉国听了,忍不住嗤笑:“黄皮果煮水就能治咳喘?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要是有用,还要我们这些药师干什么?赵阿婆,您可别被他们骗了,我这有进口的止咳糖浆,比黄皮果管用多了!”
“孙掌柜,话可不能这么说。”林婉儿从后院走过来,手里还拿着几片黄皮叶,“前几天钱多多老板来送药材,说他老家的孩子得了咳喘,就是用黄皮果煮水治好的。而且黄皮果是水果,孩子喝着也不抗拒,比苦药汤子强多了。”
说话间,张娜端着煮好的黄皮水过来,一股清甜的香气飘满了屋子。小宇闻到香味,原本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伸手就要喝。赵阿婆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碗,给小宇喂了几口。没过多久,小宇就咳出一口浓痰,咳嗽的频率也明显降低了。
孙玉国见此情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嘴里嘟囔着“巧合”,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刘二狗也低着头,不敢再吭声。赵阿婆见孩子有好转,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握着王宁的手连连道谢:“王大夫,真是太谢谢您了!这黄皮水比孙掌柜的药管用多了,孩子终于不那么遭罪了!”
王雪从外面采药回来,见孙玉国和刘二狗灰溜溜的样子,笑着问:“哥,又让孙玉国吃瘪了?”王宁摇摇头,对赵阿婆说:“阿婆,您回去后,每天给孩子煮一次黄皮水,再用黄皮叶煮水给孩子泡脚,能帮助散湿。要是孩子想吃零嘴,就给他吃几个新鲜黄皮果,既能化痰,又能补充营养。”
孙玉国见再待下去也没面子,狠狠瞪了刘二狗一眼,转身就走。赵阿婆抱着小宇,千恩万谢地离开了百草堂。王宁看着窗外的黄皮树,对众人说:“这黄皮果全身都是宝,咱们得多跟村民普及它的药用价值,让更多人受益。”
夕阳西下,百草堂的灯还亮着,王宁和张阳药师一起整理黄皮果的药用记录,林婉儿和王雪则在一旁分拣黄皮叶和果皮,准备制成药材。窗外的黄皮树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仿佛也在为这不起眼却用处多多的果子,默默点赞。
十月的岭南偶有凉意,百草堂门前的黄皮树虽没了盛夏的繁茂,却仍有零星果子挂在枝头,晒干的果皮和叶子则被整齐地码在药柜最显眼的位置。这天上午,王宁正在给村民们讲解黄皮果的药用常识,就见村民周嫂抱着三岁的女儿丫丫匆匆跑来,孩子的小腿又红又肿,一碰到就哭,脸上也蜡黄蜡黄的,眼窝还微微凹陷。
“王大夫,您快看看丫丫!”周嫂急得声音发颤,把孩子的裤腿往上挽了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