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军政要务,凌风又来到了格物院。李巧儿兴奋地向他展示最新成果:一台经过改进的小型蒸汽机,带动着一台新式镗床,正在加工一根炮管的内膛,效率比纯手工提高了数倍!
“城主,按照您说的标准化和流水线思路,燧发枪的击发机构良品率已稳定在六成以上!月产新枪可达三百支!”李巧儿脸上洋溢着自豪。
“好!很好!”凌风抚摸着光滑的炮管内壁,心中振奋。技术的持续进步,是应对长期战争的底气。“集中力量,优先保证燧发枪和弹药的生产。另外,那种用于攻坚的‘大口径臼炮’的研制,也要加快!”
“是!城主!”
当凌风走出格物院,夕阳已将天空染成一片血红。北方的战报、南洋的博弈、内部的治理、技术的革新……千头万绪,都压在他的肩头。但他目光坚定,步伐沉稳。他知道,只有将这所有环节都牢牢掌控,黑石城这艘大船,才能在这乱世的惊涛骇浪中,驶向最终的彼岸。而山东战场,将是检验这一切的第一块试金石。
第486章 淄川血火与新政春风
多铎的进军速度极快。清军铁骑呼啸南下,沿途州县望风而降,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七月初,清军前锋便已抵达淄川城外。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的箪食壶浆,而是一片肃杀的战场。
淄川城并不高大,但城防已被黑石军加固。更令人心悸的是,城外围绕着数道新挖掘的壕沟和土垒,上面布满了削尖的木桩和铁蒺藜。壕沟之间,还散布着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土包。城头上,黑石军的战旗迎风招展,士兵们盔明甲亮,一门门新式火炮从垛口探出黝黑的炮口,森然欲噬。
多铎骑在雄健的蒙古马上,用马鞭指着淄川城,对左右冷笑道:“韩冲小儿,以为凭这些沟沟坎坎,就能挡住我八旗天兵?真是螳臂当车!传令!汉军旗绿营,即刻填壕,打造攻城器械!明日拂晓,正白旗巴牙喇(精锐护军)率先登城,朕要一日之内,踏平此城!”
清军的进攻在震天的战鼓和号角声中开始了。数千绿营兵在督战队的驱赶下,扛着沙袋、木板,蜂拥而上,企图填平壕沟。城头上,韩冲冷静观察着,并未立即下令开火。直到清军大部分进入壕沟区域,拥挤不堪时,他才猛地挥下手臂。
“开火!”
刹那间,城头火炮齐鸣!不同于清军惯见的实心弹,黑石军发射的多是内装铁珠、碎瓷的开花弹!炮弹落入密集的敌群,轰然炸开,破片四射,顿时造成大片伤亡!与此同时,壕沟之间那些不起眼的土包突然爆开,预先埋设的“地火雷”将填壕的清兵炸得人仰马翻!
“放箭!火铳齐射!”韩冲再次下令。
早已严阵以待的黑石军火铳手,排成三列,轮番射击!燧发膛线枪的射程和精度远超清军的弓箭和旧式火铳,精准的子弹如同死神的请柬,不断将试图攀爬土垒的清军射落。绿营兵伤亡惨重,士气瞬间崩溃,哭喊着向后溃逃。
“废物!”多铎大怒,命令督战队砍杀溃兵,同时派出正白旗的精锐骑兵,试图绕过正面,从侧翼冲击黑石军阵地。
然而,黑石军早已防备。侧翼阵地上,不仅部署了更多的壕沟和拒马,韩冲还将“破阵营”的燧发枪手集中使用,组成密集的枪阵。当清军骑兵呼啸而来时,迎接他们的是如同暴雨般的铅弹!高速旋转的子弹轻易穿透了清骑的皮甲,人马俱碎!侥幸冲近的骑兵,则被阵前密布的陷马坑和突然刺出的长矛放倒。清军骑兵的侧击,同样撞得头破血流。
首日攻城,清军损兵折将,却连黑石军主阵地的边都没摸到。多铎又惊又怒,他从未见过如此难啃的骨头。对方火器之犀利,战术之刁钻,工事之完备,远超其想象。他不得不改变策略,下令围城,同时分兵扫荡周边,企图切断淄川与外界的联系。
然而,韩冲早已料到此着。黑石军不仅城防坚固,囤积了大量粮草弹药,更通过精干的小股部队(“锐士营”)不断夜间出击,袭扰清军营地,焚烧粮草,甚至成功策反了附近一支原明军降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