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下,寒风凛冽,街上行人一个个将冬衣裹好,背着风前行。
府衙外的街道上,一辆公车缓缓行驶。
车外的骑兵精壮勇悍,扫视路人的眼神冷冽无比,警戒的护送马车行进。
车内,糜竺与陈江二人相对而坐。
“你今日,可是将府衙上下给得罪了!你看这样方便的马车,那些人享受不到月余,就要拉到前方给那些大头兵。那些人不敢记恨主公,却能在心底暗暗给你记上一笔!”
糜竺掀开帘子,扫视了下外边的环境,随后看向陈江,笑着调侃道。
“哎!”
陈江叹息一声,摇头道:“属下为主公办事,尽心罢了。”
他早已预见到了现状,襄平城内的豪华大车,除了那些大型商社的家族拥有外,就属辽东郡府公衙最多,通掌商事,知晓大车销售数据的陈江对此心知肚明。
但那又如何?他陈江虽然与糜家有香火情,但一力提拔他的,始终是公孙度,他相信,只要公孙度在,根本不用担心他人的攻讦。
“嗯,你知道就好!”
糜竺也只是点一下,见陈江知道后果,于是继续开口:“前线的御寒物资能保证吗?毕竟前线要得如此紧急,你不会还打着征集大户的主意吧?”
陈江闻言,立即摆摆手,笑道:“哪里,以我辽东而今的底蕴,短时间供应三千兵卒的御寒物资,绰绰有余!”
“哦?说来听听!”
糜竺见到陈江如此自信,挑眉问道。
“其实,自从去年整理军资之后,在下负责辽地商事以来,就一直在试图建立高效的军资采购体系。”
陈江脸显缅怀,去年的军资筹集,是他第一次在公孙度面前展现才华,此刻想来,分外感慨。
“呵呵,长史也知道,主公喜欢与商徒合作,喜欢彼辈为了利益而奔波,喜欢彼辈因此促成的高效。在下想来,这也是辽东如此多的商社存在之原因。”
“嗯,”糜竺闻言,淡淡瞥了眼对方,严格说来,自己也算是商徒。
陈江不觉得此言会得罪糜竺,毕竟自己的出身更为不堪,他顿了顿,看了眼糜竺腰间的印绶,继续道:
“在从前,被服、皮帽、手套、烈酒,诸多御寒物资统统是由郡府行政统筹划拨。”
这,其实才是这时代的主流,官府职责其实就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流程便是使用各种手段,或利益交换,或暴力强征,向民间征集物资,再根据上位者的意志,向各层级发放。
公孙度的做法,某种意义上讲,是利用商部等新设部门,褫夺了属于糜竺的权力。
糜竺对此并不在意:“郡府事务繁多,本就是要有专司负责的。”
“嗯,通过商业手段采购,代价看似高昂,其实只要保证税收完整、府库充盈,商业采购下来,商徒、匠人、小民皆能得利,算下来,对辽东其实更有好处。”
“嗯”糜竺淡淡应了声,陈江近些日子向属吏普及的商业链条理论,他也有所耳闻,此刻出声:
“嗯,这与御寒物资的筹集有何关系?”
“大有关系,行政上的物质筹集,其速度依靠的是官僚效率。而商业途径,我不仅可以快速筹集,还能提前预定。”
“呵呵,其实早在今年夏,我就与城中的几大商社达成了协议,让彼辈提前生产辽东军队的制式军备,例如军袍、皮帽、手套等,故而如今襄平城的仓库内,应有尽有。”
“提前生产?他们就不怕你毁约?”糜竺来了兴趣,继而发问道,以他对商徒秉性的了解,极少有人愿意做这样的买卖。
“呵呵,这事也是与主公报备过的。郡府每年都会有大笔的军资投入,我将之预支给商徒,用于生产御寒物资的定金。商徒也不傻,他们只会生产与定金相应成本的军资。”
陈江摆摆手,掀开车帘看向城中那些印有商社字样的商铺,笑着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