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出现了,因为其形状酷似棺材,被人戏称棺材船。
这种介于木筏与舟船之间的运输工具,在襄平民间迸发了想象不到的活力,虽然因为形制原因,这种船只的抗倾覆性基本为零,也因为先天不足原因,渗水是个老问题,但是因为各庄之间的距离不算遥远,船只运输距离有限的情况下,船只倾覆风险也就降到了最低,同时也因为距离短,船夫也有足够时间排水。
而且农庄之人谨慎选择棺材船的使用范围,其基本上处于大梁水的支流,要么平缓,要么水浅,根本翻不了船。据考察过这种船只使用情况的崔玮讲,这种船只就像是没有轮子的车厢,某些水浅区域还需要岸上的牛马拖动。
但是种种缺点也掩盖不了它最大的优点:因为其木盒似的形状,装运货物的量大,而且便宜,因此极其受农庄庄户们的喜爱。
“果然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公孙度翻到商事陈江关于农庄船只建造的报告,颇为欣慰的感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