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与父亲说,此事看你的心意。”
姜顺这回倒不藏着了,面上直接显出几分惊愕来。
姜明欢见状,又补充道,“先前,我与父亲并不知晓,你……究竟藏了多少心思,也因此对你总诸多防备。”
“眼下看来,你对当年的事一无所知,对我与父亲……也并未真起过什么歹心。那回下毒,我且信你是遭人哄骗,一时糊涂……”
“况且,不论你是真上进也好,为讨得父亲欢心也罢,至少,比起府中的那些个草包,你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然而,”姜明欢话锋一转,眼神闪过一抹幽光,“究竟是谁在哄骗你,便是极为关键的了。”
“那么现在,你可以与我说说,你知晓些什么,又为何要给我下毒吗?”
姜顺静默一会儿,终于一一道来。
这些年,自姜顺在府中攒了些银钱以后,便常往来燕州。
他在京中无甚好友,对燕州更是常觉怀念。那日,他回燕州,照例先去了老屋子,却也只是站在外头,默默看了一会儿,回忆着自己儿时在此生活的情状。
站了没一会儿,便看见两个眼生的男子,竟往返路过了两三次。
这本就是个单边进出的小巷,往来于此的,大多是熟悉的老面孔。
姜顺起初并未太在意。
或许是搬了新邻居来,又或是这两人去巷口钱庄时,顺道在附近走走。
可他刚要离开,那两名男子不知怎地又绕了回来,站在不远处观望起来。
姜顺索性定在原地不动了。
那两人交换了个眼色,竟径直朝他走来。其中,一年纪稍长些的先开口了。
“公子可是住这附近的?”
姜顺心中警惕起来,但他面上不显,只点点头,随手指了指巷子深处。
“我住那里面,有何事?”
两男子对视一眼,那先前开口的又问道,“公子可知这户人家……”
他指了指眼前这小屋——正是李玉娘母子此前居住的。
“他们是何时搬走的?”
姜顺皱着眉头,目光在两人脸上一一扫过,“你们是何人,打听这些做什么。”
那两人赶紧堆起笑来,显出一副亲切无害的模样的来。
“嗐,我们与这儿原先的主人家相熟,许久没见她了,便想着过来瞧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