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欢方听得橙秋讲完了八卦,椅子还没坐热,老太太身边的孔妈妈便亲自过来了。
“大小姐,您回来了。老太太请您过去,有要事相商。”
姜明欢心中微叹。
她岂能不知,此时叫她过去,所为何事。
她只得放下茶盏,整理了衣裙,便随着孔妈妈往老太太院里去了。
入得颐福堂,果见一屋子人在。
老太太端坐上位,神色看着有些发愁。
二太太王氏坐在左下首,嘴角噙着一丝得意。
姜明珊则紧挨着母亲,脸颊微红,眼神闪烁,既有羞怯,又难掩兴奋。
三太太姚氏和四太太也在场,皆是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祖母安好。”姜明欢敛衽行礼,声音平稳。
老太太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欢儿来了,不必多礼。想必你父亲已同你说了府中的打算。”
姜明欢垂眸,“父亲略提了一二。”
“既如此,我也就不绕弯子了。”老太太语气有些疲惫,也不见什么笑意,“如今,贺家有意要娶珊儿,我们商议过了,觉得这门亲事,于珊儿而言,也算是个不错的归宿。你意下如何?”
二房的亲事,姜明欢不过一个小辈,本是不必问她意见的。
只是,从前她与贺怀谦也算是两情相悦,如今贺家却要来娶她妹妹,祖母这是怕自己心里过不去。
姜明欢正要答话,二太太王氏却抢先笑着接口,“欢儿,贺公子年轻有为,家世又与我们相当,过去我便中意他做咱们伯府的姑爷。只是大哥不同意你嫁,我瞧着,近来连你也待他冷淡了许多。如今珊儿嫁过去,也算是全了两家的情分。”
说着,她目光一转,竟也毫不掩饰,直直切入正题,“只是,这长幼有序,珊儿若先出阁,于理不合。欢儿,你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心中有何中意的人选?若有,可千万要告诉婶婶,婶婶定当尽力为你周旋。”
姜明珊也细声细气地附和,眼底却藏着些看戏的意味,“是啊,大姐姐。女儿家的青春最是耽误不得的。听闻近日京中也有不少人家在打听大姐姐呢,想必都是极好的郎君。姐姐可要抓紧些,莫要挑花了眼才好。”
这话听着似是关心,实则句句带刺,暗讽姜明欢年纪已长,却还眼高于顶,赖在府中。
堂内一时安静下来。
姜明欢心中冷笑,王氏去周旋,只怕说不出什么好话,没得倒将好男儿都周旋走了。
但她面上却浮起浅淡得体的笑容,目光轻轻扫过王氏母女,“婶婶与二妹妹替我操心了这许多,欢儿实在感激。只是,我的婚事,自有祖母和父亲做主。至于中意的人选么……”
她略作停顿,语气愈发温和,眼神却略显讥诮,“倒不如二妹妹有福气,心中早有倾慕之人,如今又能得偿所愿,觅得佳婿。这般天赐的缘分,着实令人羡慕。只盼妹妹日后嫁入贺家,也能如今日一般,时时如意,处处顺心。”
她特意加重了“天赐”二字。
这话明着是祝福,旁人没听出什么不对来。
王氏母女却闻言脸色微变,连笑容也僵了一瞬。
姜明欢分明是在暗指,珊儿与贺怀谦的关系来得并非正途,更在讽刺他们二人日后未必顺心。
可她怎么会知道这其中隐秘?!
三太太姚氏端起茶盏,借着抿茶的动作,掩去了唇角的一丝笑意。
四太太则依旧低眉顺眼,仿佛什么都没听出来。
老太太眉头微蹙。
她知道,姜明欢这话中自有深意。
但深宅大院之中,多的是口舌之争,只要不触及根本,她并不会深究。
她看向姜明欢,语气有意缓和,“欢儿,你的婚事也确实该提上日程了。明日我便让人放出风声去,在京中为你物色合适的人家。你也需上心些,若有相看的场合,不可推辞。”
王氏立刻又堆起热情的笑容,“母亲说的是!这事便包在我身上。我定会为欢儿好生物色,寻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