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可不能乱吃,有些药材生服有毒。”
孩童吐了吐舌头,却将注意事项牢牢记下。
培训间隙,林小满播放了哥哥从城里带来的药材纪录片,屏幕上,潜水员在深海中采集珊瑚的画面令人震撼,学员们惊叹连连,对海洋药材的认知更深了一层。
培训班的成功,犹如一粒火种,点燃了整个海岛的热情。
村民们开始自组织采药小队,李大爷领着青年们乘船出海,辨认深水药材;张婶在晒场教授炮制新法,连邻村的妇人也赶来取经。
林小满与阿强则继续奔走,将新制的药材样品送往更多药店。
那家最初合作的老板实地考察后,当场签订长期收购协议,并提议共建“海岛药材合作社”
。
消息传回,全村沸腾,祠堂的锣鼓震天响,庆祝的鞭炮声里,药香与喜悦交织,萦绕在海岛的每一个角落。
嫂子得知喜讯,连夜缝制了一面“药香致富”
的锦旗寄来,红线绣字,针脚细密。
阿泽和宛宛在学校起“支援海岛药材”
活动,同学们捐出零花钱购买药材标本,做成义卖礼盒,所得款项全数汇给林小满。
他们的班主任深受感动,特地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校本课程,邀请林小满录制视频讲座。
海岛与内陆,因药材相连,情谊愈浓。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岛的变化日新月异。
药材晾晒场扩建了五倍,竹架上晾晒的海藻如翠色波浪,海马的标本陈列室引来游客驻足;合作社的仓库里,打包好的药材箱贴上专属标签,通过航运往各地。
林小满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她每日穿梭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商讨新计划:开设药材体验馆,让游客亲手采药炮制;研海藻面膜,吸引美妆厂商合作;甚至与大学教授联合,研究海洋药材的新药效她的笔记本上,新的蓝图正一页页展开。
药香,渐渐成了海岛的新名片。
游客们慕名而来,在沙滩边听李大爷讲述“海马传奇”
,在晒场学张婶搓制海盐药丸,在民宿里品尝林小满独创的药材养生餐。
孩子们放学后不再追逐嬉戏,而是聚在祠堂听药材故事,稚嫩的手在图谱上临摹,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
海风依旧咸涩,却添了药草的清芬,仿佛连空气都在诉说:这片海岛,正在以坚韧与智慧,书写新的生机。
林小满静静地站在崖边,极目远眺。
远处,浩瀚的大海上,一艘艘渔船如点点繁星般散布其中,随着海浪轻轻摇曳。
近处,药田一片青葱,微风拂过,药草的叶片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活力。
她深吸一口气,海风裹挟着各种气息扑面而来。
那是龙须菜的腥鲜,混合着海桐皮的微苦,却并不让人觉得刺鼻,反而有一种独特的清新感。
这股气息让她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海风带走了。
她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哥哥一家在假期时的欢声笑语。
那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新鲜的海鲜,谈论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那些温馨的画面,如同电影一般在她眼前不断放映。
而此刻,全岛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他们有的在药田中除草施肥,有的在海边晾晒龙须菜,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
这种齐心协力的氛围,让林小满感到无比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