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只有核心弟子才有。“萧姑娘,这令牌你拿着。冰封山的青云观据点里,还有不少师兄师姐,他们看到这令牌,就知道你是自己人,会给你提供物资和情报。”
萧夭接过令牌,指尖触到令牌上的云纹,能感觉到里面蕴含的清灵诀灵力——和黑风林师叔祖的灵力很像。“谢谢林道友,我会好好保管的。”
“不用谢。”林风笑了笑,“我们明天也要去冰封山探查,要是路上遇到,我们可以一起走。阿恒对寒邪的气息很敏感,能帮你避开危险的地方。”
阿恒立刻点头:“是啊萧姑娘,我能闻到寒邪的腥气,上次我们在冰封山北坡,就是我提前闻到了气息,才避开了雪怪的巢穴。”
赵磊也插了句嘴:“我还会搭帐篷,北疆的雪夜里,帐篷要是搭不好,会被风吹塌的。我可以帮你搭帐篷!”
萧夭看着他们真诚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刚进驿站时,三人对她的敌意,再看看现在的亲近,忍不住笑了:“好啊,明天一起走,有你们帮忙,我也能少走些弯路。”
第二天清晨,风雪停了。萧夭收拾好行囊,牵着枣红马走出驿站时,林风他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阿恒的气色好了很多,脸上透着红润,手里还攥着萧夭给的祛湿丸,时不时拿出来闻闻,像是在确认药效。赵磊则背着一个大包袱,里面装着帐篷和干粮,见萧夭出来,连忙迎上去:“萧姑娘,你的行囊重不重?我帮你背吧!”
林风牵着三匹马,见萧夭过来,指着其中一匹白马说:“这匹马可温顺了,是我们从青云观带来的,你要是累了,可以换着骑。”
萧夭笑着道谢,翻身上马。四匹马朝着冰封山的方向走去,蹄铁在雪地上敲出“嗒嗒”的声响,留下一串整齐的足迹。阳光从东方升起,洒在雪地上,泛着耀眼的光芒,把四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之前的疏离感消失了,影子渐渐靠在一起,像是连在了一起。
林风偶尔会指着远处的雪坡,跟萧夭说:“那处的雪层得绕着走。”阿恒则在后面跟着,鼻子时不时动一下,提醒大家:“前面的风里有腥气,可能有寒邪在活动,大家小心些。”赵磊则负责照看马匹,时不时给马添些草料,还不忘跟萧夭说:“晚上我们可以在前面的山洞里扎营,那里能挡住风雪。”
萧夭摸了摸怀里的雪灵狐毛,又摸了摸腰间的桃木剑——剑身上的“守正”二字在阳光下泛着光。她回头看了一眼驿站,那座简陋的木屋已经变成了远处的一个小点,可里面的暖意和笑声,却还留在心里。
她突然明白,所谓的“正邪”,从来都不是门派的标志。青云观的修士不是天生的“正统”,皇城百里氏玄门的技法也不是天生的“旁门”,真正的“正”,是像阿恒那样,哪怕怕被师门责罚,也想治好自己的湿毒;是像林风那样,哪怕被偏见影响,也愿意亲自尝试新的法子;是像赵磊那样,哪怕说了错话,也愿意低头道歉。
前方的冰封山越来越近,山巅的云层依旧厚重,隐约能感觉到一股阴冷的灵力。可萧夭一点都不害怕——她知道,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有玄门的支持,有青云观的帮助,有雪灵狐的馈赠,还有石洼村村民的祝福。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不被偏见左右、坚守初心的心。
这颗心,就像怀里的雪灵狐毛,像腰间的桃木剑,像手中的御寒符,永远泛着光。它会照亮萧夭在冰封山的路,也会照亮玄门各派放下偏见、携手同行的路——因为真正的玄门力量,从来不是互相诋毁,而是并肩守护。
蹄铁踩在雪地上,足迹被风吹得渐渐模糊,可四人的身影却越走越坚定。他们朝着冰封山深处走去,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寒邪,也准备迎接一个没有偏见、只有初心的玄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