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能净化寒邪的根源——这还是之前跟青云观的长老讨论时,一起琢磨出来的。”
林风接过册子,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工整,还画着雪莲的图样,旁边标注着“青云观清灵诀注入点”。他突然想起,去年师门整理寒邪资料时,有一页写着“雪莲辅以灵力,可破寒邪巢穴”,当时他还觉得奇怪,现在才知道,那竟是皇城玄门提供的法子。
“原来……我们早就用了百里氏的技法。”林风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抬头看向萧夭,“之前我遇到一个村民,得了风寒,用青云观的符纸没好透,后来用了百里氏的药粉才好。可师门长辈说那是巧合,我就没敢再提。现在想想,哪里是巧合,明明是我们自己不肯承认。”
“偏见就是这样。”萧夭叹了口气,“它会让我们把有用的东西当成‘异端’,哪怕事实摆在面前,也不肯低头。就像阿恒的湿毒,明明知道百里氏的祛湿药有用,却因为师门的话,硬撑着不治疗——要是拖到湿毒侵入经脉,影响了灵力根基,岂不是更可惜?”
阿恒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之前也偷偷问过师兄,师兄说‘皇城百里氏的药就算有用,也是旁门左道,用了会被师门罚’。现在我才知道,师兄自己也偷偷用百里氏的感冒药呢!”
驿站里的人都笑了起来,掌柜的端着羊肉汤走过来,笑着说:“你们玄门修士啊,就是想太多。去年冬天,我小孙子染了风寒,青云观的修士给了符纸,没好透,后来百里氏玄门的游医给了包药粉,喝了三天就好了。我看啊,不管是青云观还是百里氏,能治病救人的,就是好法子!”
旁边的赶车老汉也凑了过来,他手里攥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半包褐色的药粉:“你们看,这就是去年百里氏游医给我的。我儿子在冰封山脚下放马,染了寒邪,咳嗽得吐了血,用了这药粉,再加上青云观的符纸,半个月就好了。当时两个门派的修士还一起帮我儿子驱寒邪呢,哪有什么旁门左道的说法!”
林风听着这些话,心里的最后一点疑虑也消失了。他突然想起刚才的疑问,又开口道:“萧姑娘,要是遇到厉害的寒邪,姜汤和符纸的组合,能对抗得了吗?我之前遇到过一只寒邪凝聚的雪怪,灵力很凶,符纸的光膜都被它撞破过。”
萧夭想了想,从行囊里取出一张空白的符纸,指尖凝出淡金色的灵力,在符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寒邪符文——那是她在石洼村研究寒毒时画的,能模拟寒邪的气息。“我用灵力模拟雪怪的寒邪,你用姜汤+御寒符试试,看看能不能挡住。”
她说着,指尖轻轻一弹,符纸飘到空中,瞬间泛出阴冷的蓝光,一股寒气从符纸里散发出来,驿站里的温度都降了几分。林风立刻运转灵力,贴在衣襟上的御寒符泛出青光,与体内的姜汤暖意融合,形成一层更厚的光膜。他抬手对着蓝光符纸一挥,青色的灵力撞上去,蓝光瞬间被打散,符纸也落在了地上。
“真的能行!”林风惊喜地说,“刚才那股寒气,比上次遇到的雪怪还强些,可光膜一点都没破!”
萧夭捡起符纸,笑着说:“寒邪最怕的就是‘暖’,姜汤的暖意能削弱它的阴劲,符纸的灵力再趁机打散它,自然能对抗。以后你们遇到寒邪,也可以试试这个法子,比单用符纸省力多了。”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驿站外的风雪又开始下了,雪花打着旋儿落在木门上,发出“簌簌”的声响。纪逸风看了眼窗外,站起身说:“我得走了,皇城玄门还有事要处理。萧夭,冰封山那边要是遇到危险,就用千里传讯符联系我,我会尽快带人过来。”
他又看向林风:“林道友,萧夭第一次来冰封山,对寒邪的习性不太熟悉,以后还请你们多照顾。”
林风连忙点头:“纪长老放心,我们会的。以后青云观和皇城玄门,就是同门了。”
纪逸风走后,林风从怀里摸出一块黑色的令牌,递给萧夭。令牌上刻着青云观的云纹,边缘有些磨损,却透着纯净的灵力——那是青云观探查寒邪的专用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