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炮鸣震天地:试炮惊世显神威
一、试炮前夜忙筹备,严阵以待候黎明
吴家堡的城墙与中央广场上,二十门经武神炮如黑色巨兽般静静伫立,炮身外侧的三圈九道黄铜箍在夕阳下泛着冷光,“经武神炮”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一股威慑人心的气势。试炮的前一天夜里,整个吴家堡都陷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之中,工匠、明卫与后勤人员穿梭在城墙与广场之间,为次日的试炮做着最后的准备。
邱远山带着十名资深工匠,逐一检查每一门大炮的状况。他趴在炮口旁,手持特制的铁尺,仔细测量炮膛的直径与光滑度,时不时用手指抚摸炮膛内壁,感受着金属的质感:“炮膛必须光滑无杂质,否则会影响炮弹的飞行轨迹,甚至可能导致炸膛。” 他一边检查,一边对身旁的工匠叮嘱,“再用棉布蘸上机油,把炮膛里里外外擦三遍,确保没有一点铁屑残留。”
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炮膛,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专注,仿佛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邱远山则走到炮身底部,检查固定大炮的铁链与基石 —— 每一门经武神炮都重达三千斤,被四条粗壮的铁链固定在特制的青石基座上,基座深埋地下三尺,确保大炮发射时不会因后坐力而移位。他用力晃动铁链,感受着基座的稳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固定得很结实,明天发射时绝不会出问题。”
与此同时,明卫们正在搬运炮弹与火药。五百名明卫分成二十组,每组负责一门大炮的弹药供应。他们身着统一的黑色劲装,肩扛手提,将装填好火药的铁球炮弹与袋装的备用火药,整齐地堆放在每门大炮旁的弹药架上。炮弹乌黑发亮,堆叠得如同小山一般,火药袋则用油纸仔细包裹,避免受潮。赵武亲自督阵,来回巡查,时不时提醒明卫:“小心点!炮弹轻拿轻放,火药袋远离明火,谁要是出了差错,军法处置!”
袁七也带着后勤人员,在试炮区域外围设置了警戒线。他们用绳索围出一片巨大的空地,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同时在警戒线外搭建了临时的观礼台 —— 叶青云、马明宇、玄机子、韩老等核心人物,将在观礼台上观看试炮。后勤人员还在观礼台旁准备了耳塞与遮阳棚,以防炮声过大震伤耳朵,或是烈日暴晒影响观礼。
夜幕降临,吴家堡的灯火次第亮起,照亮了城墙与广场上忙碌的身影。邱远山直到深夜,才完成了对所有大炮的检查,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坊,却毫无睡意,脑海中反复推演着次日试炮的流程,生怕出现任何疏漏。叶青云也来到城墙,看着静静伫立的经武神炮,心中满是期待 —— 这二十门大炮,承载着吴家堡的安危,明日的试炮,将是对它们威力的第一次检验。
二、黎明试炮燃烽火,二十神炮齐轰鸣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吴家堡便已苏醒。第一批负责试炮的炮手,早已在广场上集结完毕。他们身着红色劲装,腰系黑色腰带,手中握着特制的点火杆,神情肃穆而紧张。这些炮手都是从明卫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经过了邱远山半个月的专门培训,熟悉大炮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日出时分,叶青云、马明宇、玄机子、韩老、袁七、耶律娟等人,陆续登上观礼台。叶青云身着玄色锦袍,目光扫过城墙与广场上的大炮,又看向台下整齐列队的炮手与明卫,语气严肃地说道:“今日试炮,关系到吴家堡的防御战力,也关系到弟兄们的安危。希望各位炮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行事,确保试炮顺利进行。”
邱远山走到炮手队伍前,再次强调操作要点:“点火前,务必检查炮弹是否装填到位,火药是否足量;点火时,要迅速将点火杆伸入火门,然后立刻撤离到安全区域;发射后,要等待炮身冷却片刻,再进行下一次装填。记住,安全第一,操作第二!”
炮手们齐声应道:“属下明白!”
随着叶青云一声令下:“试炮开始!” 试炮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进行试炮的是广场中央的两门大炮。两名炮手手持点火杆,缓步走到大炮旁。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