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弹严把控:铁球炮弹助神威
一、精制铸模定根基,尺寸均匀是关键
经武神炮的铁水尚在砂箱中冷却,邱远山已带着工坊的工匠们,转入了炮弹的研制工作。铸炮工坊旁的空地上,新搭建了十座临时棚屋,棚屋内整齐摆放着木材、石英砂与各类工具,这里便是专门的炮弹铸造区。邱远山站在首座棚屋中央,手中捧着一枚拳头大小的木质圆球,神情严肃地对围拢的工匠们说道:“炮弹是经武神炮的‘牙齿’,若牙齿不够锋利、不够结实,再强的炮也发挥不出威力。咱们要造的铁球炮弹,必须做到尺寸均匀、质地坚硬,每一枚都得能顺利从炮口射出,精准命中目标,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说着,他将木质圆球放在铺着白布的长桌上,又取出一把黄铜制成的圆规与直尺,小心翼翼地测量起来:“这枚木球直径三寸,是咱们炮弹的标准尺寸。你们看,从球心到球面的距离,每一处都必须精确到分毫,差一丝一毫,都可能导致炮弹卡在炮膛里,甚至引发炸膛。所以,第一步制作铸造模型,就得做到分毫不差。”
工匠们凑近细看,只见邱远山手中的木球表面光滑如镜,用直尺测量不同方向的直径,数值丝毫不差。负责木工的老匠人马师傅忍不住赞叹:“邱先生,您这手艺真是绝了!这么圆的木球,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邱远山笑了笑,解释道:“这不是单靠手艺,而是有诀窍的。先用硬木削出大致球形,再将木球固定在特制的‘磨球架’上,架上缠着细砂纸,通过齿轮带动木球匀速转动,同时调整砂纸的压力,每天打磨两个时辰,连续打磨三天,才能达到这种精度。”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你们接下来制作木模,都要按照这个方法,每一枚木模都要经过三次测量,确保直径误差不超过半毫,表面平整度达到‘光可鉴人’的标准,不合格的木模一律销毁,绝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
工匠们齐声应下,立刻分头行动。锯木声、刨木声与打磨声很快在棚屋内响起,每个人都神情专注,不敢有丝毫懈怠。邱远山穿梭在工匠之间,时不时停下查看木模的制作情况,发现有工匠打磨时力度不均,便亲自上手示范;看到木模直径稍有偏差,便当场标记,要求重新制作。他深知,铸造模型是炮弹质量的根基,只有根基扎得稳,后续的铁球炮弹才能符合要求。
三天后,首批五十枚木质模型全部制作完成。邱远山将这些木模挨个放在特制的 “量球仪” 上 —— 这是他连夜设计的工具,由一个半圆形的黄铜槽与刻度盘组成,木模放入槽中,若能与槽壁完全贴合,且刻度盘显示直径一致,便是合格产品。经过检验,五十枚木模全部合格,没有一枚出现偏差。邱远山这才松了口气,对工匠们说道:“好!木模合格了,接下来就是制作砂型,这一步同样关键,要保证砂型内壁光滑,与木模完美贴合,才能铸出表面平整的铁球。”
二、熔铁铸球严检验,质地坚硬保发射
制作砂型时,邱远山选用了颗粒更细腻的石英砂,并在砂中加入了少量的黏土与水,反复揉捏均匀,确保砂型既有足够的强度,又能轻松脱模。工匠们将合格的木模放入砂箱中央,再用调配好的石英砂缓慢填充,边填充边用木槌轻轻敲打,使砂粒紧密贴合木模,不留任何空隙。待砂箱填满后,还要静置一天,让砂型充分干燥定型。
砂型制作完成后,便进入了最关键的熔铁铸球环节。工坊内的两座小型炼铁炉早已点燃,炉内的精铁在高温下逐渐融化,变成通红的铁水。邱远山亲自掌控火候,每隔半个时辰便用特制的铁勺舀出少量铁水,观察铁水的颜色 —— 只有当铁水呈现出 “亮白色” 时,才达到了铸造炮弹的最佳温度。
“准备浇筑!” 邱远山一声令下,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两人一组,小心翼翼地将砂箱抬至炼铁炉旁,另一人则手持铁勺,将通红的铁水缓缓倒入砂型的浇筑口。铁水流入砂型的瞬间,发出 “滋滋” 的声响,白色的烟雾升腾而起,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铁腥味。邱远山站在一旁,紧盯着浇筑过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