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赵祯便将刚刚到郑州的梁适给调到了秦州担任知州,而梁适的上级正是他之前的老上级文彦博。
孙拚似乎盯上了梁适,他反对让梁适去秦州,理由是前宰相不宜去守边,这样会让秦州当地的各个番族以为朝廷将要有什么大动作,可能会“友邦惊诧”
。
但是,赵祯之所以要派梁适过去就是因为当地番族经常袭扰秦州地界的寨堡,所以宋朝才在各处增派了驻军,梁适过去就是为了摆平那一堆的麻烦事。
梁适到了秦州后也确实显示了他作为宋朝前宰相的能力。
宋朝在各处增兵本就已经让周边的番族感到不安,梁适的到来更是加剧了他们的忧思,可梁适却并未对他们刀兵相向。
他命人杀牛宰羊盛情款待了番族的几位大酋长并向他们透露自己此行是为了安抚人心而非清算旧账,同时他还将之前增派到各地要塞的军队给撤了回来以示自己的诚意。
就此,梁适在秦州为官期间番族部落一直都非常的老实听话。
梁适在秦州当他的“土皇帝”
之时,宋朝的另一位中年大叔且已经在外漂泊了十年的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终于得以再次重回京城,而且他这次回京还被升任为了翰林学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欧阳修受命参与《新唐书》的编修。
需要说明的是,这时候的欧阳修利用外放为官的这十年时间已经基本上独立完成了《新五代史》的编修,而这纯属他的私人行为。
《新唐书》是在庆历年间由赵祯下令主持编修的官方史书,到了欧阳修参与进来时已经完成了大半。
客观地说,《新唐书》出力最大的人其实是宋祁、范镇和吕夏卿,其中宋祁负责的是《列传》部分,范镇和吕夏卿负责的是《志》和《表》,欧阳修负责了《选举志》和《仪卫志》以及部分《本纪》的编修,另外他还给《志》和《表》作了序。
简而言之,最后整理完成《新唐书》编修的人是欧阳修。
或许是因为欧阳修在后世的名声更大,所以如今人们提到《新唐书》往往先想到的人都是欧阳修。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