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62章 英雄气短

第162章 英雄气短(3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封界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莫纳德遗迹 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四合院: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娄晓娥

对当时还只是个小小少年的吕公着做出过一番精准的预言:“吾儿他日必为王公辅臣!”

此后,吕公着果然成了大宋的宰相,并且他最后也是北宋历史上少有的以三公(司空)加使相而致仕的朝廷重臣,另一个便是他的老爹吕夷简。

说了这么多,但可能我们还是对吕公着没什么印象,毕竟他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哪怕是历史书里也没有,那里面只有王安石和司马光。

但是,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就行了,宋神宗驾崩以后,与司马光共同辅佐年幼的哲宗皇帝的那个人便是吕公着。

他们二人一当宰相便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除,司马光紧随王安石的脚步去往西天取经后,吕公着独立朝堂之巅继续对新法穷追猛打。

但是,说句公道话,吕公着其实没有司马光那么极端和激进,司马光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但吕公着和当时很多的保守派大臣都认为新法当中其实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之所以要在这里突然提到吕夷简的儿子们,原因就在于文彦博开始独相的时候,吕夷简的儿子们也开始在帝国的官场崛起,只不过这时候还轮不到吕家老三出来冒头,而是吕家的老大和老二。

老大吕公绰此时在陕西出任秦州知州,也就是韩琦和文彦博曾经干过的职位,这多少也算是一个封疆小吏。

因为吕夷简的原因,赵祯自然随时都在注意着吕家这几个公子的动向,他这时候决定召吕公绰回京对其另予重用,可这事却让御史台和谏院合伙给搅黄了,搅事的人正是御史中丞王举正和谏院的知院包拯。

他们说吕公绰曾经借着其父的身份和权力兜售朝廷人事变动的信息,所以现在还不能让他回京出任高官,至少还要让他在秦州那个鬼地方为国再站几年岗才行,他思想上的毛病必须要深刻反省并觉悟。

就这样,吕公绰只能继续待在大西北保家卫国。

吕家老大仕途受阻在某种程度上其实稍微受了一点老二的影响,因为在这之前老二吕公弼刚刚升了官,见赵祯接连提拔吕家的这兄弟俩,言官们自然有意见。

吕公弼此时的官职是工部郎中、直史馆,实际的差遣则是河北转运使,他正奋战在河北抗灾救灾的第一线。

在河北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吕公弼就像他父亲当年主政地方时一般精明干练且政绩卓着,赵祯为此特加封他为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这已经是标准的省部级干部了。

然而,不管你再能干,只要你是吕夷简的儿子就注定逃不掉那些道德君子的打压。

在这道任命下之后,刚从御史台调到谏院的陈旭就对赵祯说道:“吕公弼哪有什么才华和本事,要不是因为他有个好爹,他恐怕连个官也当不上。

所以,陛下你还是不要给他升这个官为好!”

吕公弼听闻此事也是火大得不行,但奈何陈旭确实戳中了他的痛处——他不是正牌进士出身,连他自己都得承认他能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有个好爹。

现在能够明白吕家三公子吕公着为什么非要去考进士了吧?就为了今后说话办事可以挺直腰杆,就是为了不被某些拿着一张进士文凭的人在背后乱嚼舌根。

愤怒归愤怒,吕公弼为了堵住陈旭这种人的嘴便上疏婉辞赵祯的这道任命,可赵祯坚决不许。

在某次君臣议事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两府大臣说道:“陈旭在这件事上做得很不地道,吕公弼的功绩都明摆在那儿,可陈旭却只顾着去揭别人的短并以此成全他个人敢于言事的声名,朕不屑于此!”

hai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破怨师 这个漫画家精神病吧 背欺里火宿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网游:在我眼里,你全身都是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