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饭下去之后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和平多好,为什么非要打仗,让大家都能好好活着难道不好吗?
赵祯是这样,就连他的忠实臣子、这时候表现得最为愤怒的富弼也是如此。
得知朝廷最终在誓书里许了辽国一个“纳”
字,富弼是义愤填膺。
对他而言,这不但是他的耻辱,更是整个国家的耻辱,为此他再次拒绝了赵祯因此次和议的达成而对他进行的封赏。
他说:“增币与辽和,非臣本志,特以朝廷方讨元昊,未暇与北方角,故不敢以死争耳,功于何有,而遽敢受赏乎!
愿陛下益修武备,无忘国耻!”
此时的富弼是何等的血性男儿!
他在高呼勿忘国耻,在提醒国人和皇帝要牢记耻辱,有朝一日要为国雪耻。
十三年后,富弼终于成为国之宰辅,在其后将近三十年里时间里他都是帝国的顶级重臣,成为了像此时的吕夷简和晏殊一般举足轻重的朝廷重臣,可他是否还记得自己在公元1o42年的这一声痛声疾呼呢?多年以后,当那位在宋朝历史上最有理想最有抱负的神宗皇帝继位时,当年轻的帝王向富弼请教强国强军之道时,富弼的答复让曾经熟识他的人瞠目结舌——愿陛下二十年内口不言兵!
二十年?那个时候的富弼已经是百岁老人了,但他其实只活了八十三岁,他这番话该怎么解读?他是不是在告诉神宗皇帝:你现在不要跟我说什么打仗的事,如果你真要乱来,那就请你等我死了之后再去折腾,你就让我安享一下晚年行不行?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年轻时的吕夷简憎恶丁谓,年轻时的韩琦和富弼憎恶吕夷简,可后来的吕夷简和韩琦以及富弼都成为了他们曾经所憎恶的那种人。
在此时的富弼眼里,吕夷简和他老丈人晏殊就是两个卖国贼,两个懦夫,两个不知羞耻的人。
多年以后,当王安石主政中书之时,当宋朝在河湟地区拓地千里之时,当宋朝对西夏进行持续军事打击并占据大片土地之时,德高望重的富弼跳出来斥责王安石是在穷兵黩武危害国家并力劝神宗皇帝把“抢”
来的土地还给西夏,这时候的他又是否还记得他曾经对仁宗陛下说过的那一番话呢?
愿陛下益修武备,无忘国耻!
敢问多年以后的那个须皆白的富大人: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那个夏雨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