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6o章 功名利禄

第6o章 功名利禄(1 / 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封界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莫纳德遗迹 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高武:我以剑道证长生

后世将仁宗朝在景佑三年的这一届宰执班底戏谑地称之为“老人帮”

,这话可不是在瞎说。

年纪大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宋朝走到如今这个阶段也就是图个安稳与和气,而这正是老成持重之人的特点,可遗憾的是,赵祯的梦想很快就被无情地打碎了。

某些老年人确实老成持重,但越老越返童的人也是有的,而且不少。

很不凑巧的是,这几位老人家几乎每个人都是属于这一类人。

具体而言,这些人一起在中书省议事的时候经常是谁都不服谁,而且谁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官场上的什么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在这些老人们眼里都是狗屁,谁都觉得自己才是老大,于是乎中书省经常是上演吵群架的大戏。

王随吵烦了就索性撂挑子,他开始三天两头请病假,赵祯还以为他是真的年事已高生病了,于是特许他每五天到赵祯这里来打一次卡,有事就去中书省处理一下,没什么大事就直接在家里养着或居家办公。

陈尧佐在这方面也是不遑多让,他倒不是想撂挑子,而是真的年事已高经不起高分贝的唇枪舌剑,于是他也是经常性地请个病假。

如此一来,中书省里值班的人就成了那几位参知政事。

这下知道为什么中书省总是吵架不断了吧?两位宰相很少理事,三位参知政事没有宰相的名分却经常干着宰相的活儿,这三个人堆在一起议事的时候自然是谁都觉得自己最有言权,这种情况下不吵架那才叫怪事。

吵归吵,但事情还是得办,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不和睦就会导致宋朝的政务行政体系会陷入瘫痪。

宋朝此时立国已近八十年,官场的各种规章制度早已健全,中书省缺了谁大宋都照样正常运转。

早在郭皇后被废的次年,吕夷简就受命组织人手编撰了一本《中书总例》,全书共计4oo余册,里面详细地记载着你如果是一个宰相应该怎么去办公,拿吕夷简的原话来说就是:自吾有此书,使一庸夫执之,皆可为宰相矣。

所以说,即便王随和陈尧佐哪天吵架把其中一个直接气死了也不会对大宋的行政运行造成什么伤害。

当然了,这些人吵架只是关起门来吵,出了大门以及在皇帝赵祯面前还得是个乖宝宝,而赵祯显然是不知道这些事的,要不然这些人早就被赶下台了。

可是,在官员队伍内部,中书省里的几位大佬失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更有好事者直接把中书省称作“养病坊”

,寓意就是在说王随和陈尧佐动不动就因为吵架而请病假,就此撂挑子回家生闷气。

国家承平日久,在这种环境下做宰相需要的其实不是什么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你能让皇帝省心省事基本上就能官运亨通长享富贵。

此外,说句不好听的,一个王朝活到这把年纪早已是各种富贵病缠身,简单说就是各种体系已经相对健全,官僚主义也已经渗透进了政治体系的各个领域,年轻的官员往往愤世嫉俗希望引领社会的变革,而老一辈的官员则是甘愿因循守旧少点折腾,大事以稳为主,小打小闹的事就对付两下凑合着过。

此时的北宋虽然是山雨将来但却是清风满楼,而外部尽管是暗藏杀机但谁也不当回事或是压根就完全没有察觉,从表相上来看整个大宋帝国更是建国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

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几乎每个人都以为这样的和平岁月还将长久地维持下去。

作为一个身处于人间烟火里的男子汉大丈夫,乱世自当斩妖除魔,盛世自然要追求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以不负此生,而这些人尤其是平民子弟想要实现自己的这种愿望基本上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进考场。

诚如赵祯他老爹所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还有别墅和车夫。

我们这里又要说到科考了。

关于宋朝的科考,这个话题真的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全,这一次我们要额外提到一个新名词——锁厅制。

所谓的锁厅制就是专门为那些已经有官爵或官职在身的人所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钢铁先驱 王朝的腐朽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乖,再让我亲一口 万兽之国(H)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