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寇准回道:“陛下为天下人选明君,此事不应与宦官和后宫商量,也不应该和我这样的近臣商量,此事你应该自己做主才是。”
赵光义沉思良久,然后他屏退左右,问道:“你觉得元侃可以吗?”
寇准还是不打算表态,他回道:“此事不是臣应该过问和知道的。”
话虽如此,但寇准的这番表态显然是在赞同赵光义的想法。
在史书里关于赵光义此次立储之事就只见他和寇准谈起过,这也足以说明寇准在赵光义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
就此,赵光义决定立皇三子赵元侃为储君。
公元994年9月,也就是在辽国第二次拒绝赵光义的和议请求后,赵光义正式下诏封皇三子、襄王赵元侃为开封府尹并改封其为寿王。
未来的真宗陛下在前面两位哥哥相继出局之后正式成为了大宋的准皇储。
没错,是准皇储而非皇储,因为此时的赵元侃并未被直接加封为皇太子,但这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