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是一个奸贼就让赵光义不能忍受了。
如果是在赵普第一次被罢相的时候这个胡旦敢这样说无疑会让他从赵光义这里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因为那时候的赵光义和赵普是敌人,可今非昔比,此时的赵光义虽然罢免了赵普,但他俩之间早就没有了丝毫的怨恨,赵光义之所以罢免赵普其实另有原因,但这个原因并不为外人所知。
总之,胡旦这回拍马屁不但没有拍在赵光义的屁股上,反而是一巴掌呼在了赵光义的脸上。
对于胡旦的这篇颂辞,赵光义的反应是狂怒。
他召来中书省的各位宰相,对这些人说道:“胡旦这些话简直就是一条疯狗在乱咬人。
这个人自从进士及第后在外面当官就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善政,他当海州知州的时候就被手下人告过,要不是当时遇到大赦他早就进牢房了。
朕是看在他还有点才华的份上才让他进京做官,可是没想到他竟是这种人。
现在朝堂之上一眼望去满是君子,胡旦这种小人岂能继续位列朝堂?你们让他赶快滚,滚得越远越好!”
胡旦这个倒霉鬼就此以“诽谤大臣、妄图蛊惑皇上”
的罪名被外放出京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多说一句,这个胡旦是太平兴国三年的科考状元,要说有才他是真的有才,但这人的心术不正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后来他又因为给赵光义上了一道《平燕议》而被赵光义重新起用,但这人一直没能混出个什么大名堂,反而在赵光义死后他因为伙同大太监王继恩试图撇开皇太子赵恒另立新君而遭流放。
更让人唏嘘的是,他死后竟因为贫寒而无法体面地安葬,最后还是朝廷下拨银两才将其下葬。
说到这里还真有必要为赵光义说点好话。
胡旦这种人如果遇到的是诸如赵佶之类的君王,那么这人必成国之妖孽,保不准蔡京会提前出现,可他遇到的是赵光义。
从这一点上来说,赵光义确实远谈不上是什么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