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后本以为自己入主中宫以后,她就无需再做陪衬,每年岁首后宫摆下的首场大宴会是百年潮风,白鸟是内外命妇,宗室贵女,她便是那众星捧月的凤凰。
高皇后没想到温太后却不甘寂寞,新皇帝改元后的第一场后宫大宴不是设在皇后的福宁殿,而是在温太后的安庆殿中。
往年高琼作为皇子妃,哪怕是后来的太子妃,她都甘愿做陪衬,而今她母仪天下,贵为后宫之主了,没曾想依旧要做陪衬,这让素来权力心重的她如何甘心呢?
高皇后的不满甚至到了晚上皇帝来用膳时也不曾消减,虽帝后早就各怀心事,貌合神离,然该有的面子工程彼此到是心照不宣的做的十分到位。
年初一,宋嘉佑第一次主持大朝会,后来率领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分别向太上皇,太后问安,再后来在大庆殿设宴,从早到晚可以说忙到脚不沾地。
身心俱疲时宋嘉佑很想去梅蕊那歇歇,可今日是年初一,他只得来皇后这边。
过了这个年三皇子就已经五岁了,虚岁六岁,依旧面黄肌瘦,跟个豆芽菜似的。
看到如此羸弱的儿子宋嘉佑只有心疼,他轻轻抚过小皇子瘦削的小脸儿温声道:“三郎,过阵子你二哥就要去读书了,你可愿意跟着二哥一道去读书?”
二皇子,三皇子同岁,然而瞧着就跟差了好几岁似的。
正因为三皇子太过羸弱,故而在他是否同二皇子一道进学上宋嘉佑才迟疑不决。
高皇后一听皇帝打算让二皇子开始读书,她赶忙道:“陛下,二郎和三郎同岁,该一起读书。只是他们还未过五周岁生辰,这会儿跟着先生读书妾担心两个孩子吃不消。”
宋嘉佑的目光从慈和变得淡然:“大郎便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跟着先生读书,二郎没了生母本就可怜,他若不能跟大郎一视同仁朕于心不忍。三郎身体是太羸弱了,如此便按皇后的意思等他过了生辰再读书。”
高皇后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二郎先读书,待三皇子过了生辰再说。
“父皇,母后,儿臣要跟二哥一同读书。”三皇子从座位上起身,先分别朝父亲,母亲躬身一礼,而后才一板一眼的表达自己的渴求。
皇家的孩子都早慧,三皇子亦不例外。他身体虽弱,然而心智并无损伤。
三皇子很羡慕其他的兄弟姊妹能走出居所,可以去御花园玩儿,可以到处走走看看。他最羡慕的还是四妹妹,因为四妹妹不只一次出宫了,四妹妹总能从宫外带好吃的给他吃。
如果能读书了,那就意味着不用见天的呆在这方寸之间了。
听到三皇子认真恳切的说想读书,宋嘉佑欣慰一笑:“朕的三郎小小年纪就想读书,甚好甚好。”
高皇后脸上的笑容随之浓了些:“三郎虽身子骨弱一些,却是个聪明的孩子。是妾太慈母心肠了,还是陛下思虑周全。”
因为担心儿子读书吃不消,高皇后才打算朝后推迟推迟,可皇帝似乎态度很坚决,当然她若坚持不让三皇子同二皇子一道读书的话皇帝大概不会强求。
既然三皇子也乐意读书,皇帝对肯上进的三皇子显得格外欢喜,斟酌再三高皇后便将未来得及宣之于口的话硬生生吞回附中。
时间一晃到了正月初五,忙碌告一段路的皇帝陛下一早便驾临揽月阁。
这几日皇帝也就初一宿在皇后处,初三宿在胡贵妃处,其余时间都宿在自己的寝殿中。
几日没有见到父皇了,小疏影这会儿见到父皇高兴的蹦蹦跳跳的。
“几日不见,咱们的疏影又长高了。”宋嘉佑笑着附身将小公主抱起来,慈父的温柔亦是浓的化不开。
梅蕊瞅了一眼在父皇怀里撒娇的小公主,然后笑着打趣皇帝:“陛下也学会扯谎了?几日不见就长高那是雨后春笋。”
宋嘉佑故作不满的轻哼一声,同样用打趣的口吻道:“旁的妃嫔见了朕无一不是使劲浑身娴熟哄着,也就贤妃这般不懂事,莫不是贤妃在恃宠而骄?”
就在帝妃相互打趣时,蹲在御书房的乔木风风火火的跑来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