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153章 下辖县的哀鸣

第153章 下辖县的哀鸣(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带狗也能C?我走了C给我看看 好甜!妈咪的味道爹地好喜欢! 青元界 病娇女帝强娶我,气得师尊黑化了 娱乐:我从不吃软饭 我都元婴期了,你跟我说开学? 零零后野小子刁蛮千金,纵横股海 开局一座仙朝,无限融合仙人长老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龙家传【1】

武昌城的喘息,在历经月余的垂死挣扎后,终于艰难地平复下来。紧闭的门窗陆续打开,带着劫后余生的谨慎。小贩推着简陋的板车,售卖着新挖的野菜或是从江边捞起的瘦小鱼虾,讨价还价的声音稀稀拉拉,却已是久违的生息。

在微弱的复苏,并非苦难的终结。早在一个多月前,当武昌城深陷瘟疫炼狱、自身难保之际,一封封

黄陂、江夏、汉阳…周边受灾最重的几个县,发出的求救文书从未间断。洪水肆虐、堤坝溃决、瘟疫横行、饿殍枕藉、县仓被冲毁,每一个字都浸透着百姓的哀鸣。

信使们却在府衙里碰壁。那时个节里,府衙深处自顾不暇,周知府闭门谢客,城内李通判带领百姓抗击瘟疫,所有人都被死亡的阴影笼罩,哪里还有余力去顾念下辖县里的百姓?

那些急报,或被草草批个已阅,待议,或被直接堆放在角落。绝望的信使们,有的病倒客舍,有的黯然离去,有的甚至倒毙在回程的路上。

如今,武昌城的气息稍稍平顺。新的急报再次纷至沓来! 信使们形容枯槁,他们不再是请求,而是带着一种濒死的控诉:“府尊大人!李大人!救救我们吧!乡野十室九空!再无一粒米、一片药,便是举县皆亡,流民必如溃堤之水,涌向武昌!求大人开恩,给条活路啊!”

这些新旧的急报,被秦思齐整理出来,堆积在李通判的案头。而此时,签押房内,一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周知府端坐上首,官袍整洁,笑容和煦,仿佛那场浩劫只是他官袍上不经意沾染的一粒尘埃:“李通判此番力挽狂澜,劳苦功高!武昌城能初定,全赖通判运筹帷幄,本府定当奏明圣上,为你请功!”

绝口不提自已闭门谢客、推诿退缩的时日,更不提乱葬岗上的尸骸。他只适时地出来走了几遭,在清理干净的码头上指点江山,在秩序初显的街市前接受了几次百姓(衙役组织的)感激涕零的叩拜,便迅速回到了府邸,美其名曰:坐镇中枢,以防万一。

李通判坐在下首,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他听着周知府那滴水不漏、揽功推过的言辞,只是微微垂着眼睑,端起案上粗瓷茶杯,啜了一口寡淡的茶水:“府尊大人谬赞。武昌初定,实赖上下同心,更是府尊大人居中调度之功。下官不过尽本分而已。眼下…”

话锋一转,手指轻轻点了点秦思齐刚呈上的那叠邻县急报,“疫疠虽在城内稍歇,然周边数县灾情惨烈尤甚,流民失所,饿殍遍野,瘟疫恐将复燃蔓延,恳请府尊大人速做决断,调拨钱粮药石,遣员驰援,刻不容缓!”

周知府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如常,带着一种高瞻远瞩的架势:“李通判心系黎庶,本府甚慰。然武昌城亦如大病初愈,元气未复!城中数万张嘴嗷嗷待哺,秩序亟待稳固,此乃根本!若根基不稳,贸然外援,岂非自毁长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急报,语气变得沉重,“非是本府不恤县里之苦,实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府库空虚,人人皆知。李大人从那些义商处募捐来的银钱,是维系武昌城这口气的最后命脉!”

语气凝重道:“当务之急,是疏通命脉!码头!武昌九省通衢,码头不通,粮秣物资如何进来?商贸如何恢复?民心如何彻底安定?本府决议,即刻以工代赈!征召城中尚有气力的灾民、流民,全力清理码头淤塞,修复栈桥!工钱嘛…”

盯着李通判道:“就用李大人募捐所得支付!既赈济了灾民,又恢复了要码头,一举两得!待码头一通,外埠物资涌入,再议救援邻县不迟!”

李通判看着周知府轻飘飘一句话,就要拿走他用以支撑整个防疫体系运转、甚至可能挽救邻县无数生命的银钱!

他何尝不知周知府的算盘?武昌码头恢复是看得见的政绩,是他周知府运筹帷幄的铁证!而救援邻县,投入巨大,风险难测,功劳却可能被分薄,甚至可能因资源分散导致武昌不稳,成为政敌攻讦的把柄。

他想起瘟疫最烈时府衙深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洪荒之永恒天帝 楚云苓萧壁城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武侠:开局被暗杀,我觉醒满级龙象功 大商:从占卜开始 贞观无太子 百鬼末日,鬼王在我手下打工陈青晨曦 黑道风云:我的京城姐姐 凡人作弊修仙 错嫁渣男,我反手送他满门抄斩 太上忘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