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齐只觉得耳畔嗡嗡作响,赵明远的声音忽远忽近。
"发什么愣呢?
"赵明远用折扇敲了敲他的肩膀,扇骨上镶嵌的翡翠在阳光下泛着油腻的光,
"走,我带你去见我爹。
"这位纨绔子弟此刻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日的倨傲,方才树荫下那个战战兢兢的少年仿佛只是幻觉。
秦思齐的视线落在赵明远腰间晃动的玉佩上。那枚象征
"孝廉方正
"的玉佩随着主人的动作不断翻转,赵明远说,去年父亲给巡抚送了一尊白玉观音,才换来这块凭证玉佩。
"以后你就跟着我混。
"赵明远揽住秦思齐的肩膀,丝绸衣袖上的金线刺绣硌得人生疼,
"我爹说了,你这脑子要是走不通科举,经商准能赚大钱。
"他突然压低声音,
"那两千两银子,让我爹出!
"
街对面绸缎庄的伙计正在卸货,一匹匹杭绸从马车上滚落,展开的瞬间如同泄地的水银。秦思齐望着那些流动的银光,想起先生说过的话
"商人重利轻别离
"。但赵明远现在是个例外。
"让我想想。
"秦思齐轻轻挣脱赵明远的手臂,
"若是...若是真混不下去了,再投奔你。
"
赵明远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正要说话,却见秦思齐突然转身:
"走,我们去李通判府上。
"
"李文焕家?
"赵明远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声音陡然拔高,
"他不是去东林书院了吗?连封信都不来,还有林静之...
"话未说完,他突然意识到什么似的瞪大眼睛,
"等等,你该不会是要...
"
秦思齐已经大步走向停在街角的马车。车辕上挂着的铜铃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像是某种无言的催促。
李府的青砖照壁在暮色中泛着冷光。门房接过名帖时,眼睛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特别是看到赵明远腰间玉佩时,嘴角微不可察地笑了笑。
"两位公子请随我来。
"穿过三道月洞门,秦思齐注意到每道门楣上都刻着不同的箴言
"清慎勤
"、
"端方正直
"、
"明镜高悬
",字迹苍劲有力,与衙门匾额如出一辙。
偏房里点着芸香,赵明远刚坐下就忍不住扭动身体,檀木椅上的雕花硌得他坐立不安。
"听说上月李大人审茶盐案...
"赵明远凑过来耳语,却被突然进来的丫鬟打断。小丫鬟捧着茶盘,递给二人,便离开。赵明远在也不敢说话了。老实起来。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当管家终于来引路时,穿过回廊,来到书房里沉水香浓得几乎凝成实质。李通判背对着门口站在书架前,正在翻阅一册《洗冤集录》。听到通报也没有转身,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等候。书案上摊开的案卷墨迹未干,朱笔批注鲜艳如血。
赵明远缩在角落的绣墩上,活像只被吓的鹌鹑。他不断偷瞄李通判,不敢言语。
秦思齐静静站着,目光落在书架上那排崭新的《大丰律》上。这些装帧精美的典籍与屋内陈设格格不入,像是从未被真正翻阅过。
"说吧。
"李通判突然开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公堂上传来。他依然没有转身,只是抬手取下书架最高处的一个黑漆木匣。
秦思齐从怀中取出那封信,双手呈上:
"谢大人引见之恩。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但学生以为,读书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