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先刷一波“扁鹊牛批”!让我看看多少老铁是冲着神医来的?】
【刷得越狠,咱后面爆的猛料越炸!不看后悔一整年!】
天幕侧边的虚拟弹幕瞬间炸了锅,红的黄的字跟下雨似的往下掉。
“扁鹊牛批!我爷爷当年就是靠扁鹊传下的方子治好的咳嗽!”
“博主快更!别吊胃口!我搬着小板凳等着呢!”
“求看扁鹊怼人名场面!上次听我爹说他骂黑心药商超解气!”
天幕上“唰”地跳出两组对比图。
【左边那幅,画的是西方城邦的大夫:穿着粗麻布长袍,手里举着把锈迹斑斑的刀子,正往一个病人胳膊上划。
病人脸白得跟纸人似的,腿肚子直打颤,旁边的助手还举着个陶碗接血,嘴里喊:“再放半碗!血多了才会生病,放干净就好了!”
右边那幅,却是扁鹊坐在竹椅上,指尖轻轻搭在病人手腕上,眼睛微眯。
旁边小徒弟捧着个木牍,一笔一划记:“辰时问诊,脉跳七十二次,弦而有力,肝气郁结,需扎膻中、太冲二穴,辅以柴胡汤。”】
御书房里的天玄帝眉头就拧成了疙瘩,指着图对身旁太监说:“这等治病之法,与蛮族献祭何异?草菅人命!”
长孙皇后端着刚沏好的茶走进来,瞥了眼天幕,轻声道:“可见我大乾医术传承之珍贵,陛下更该重奖那些潜心钻研的医者才是。”
天玄帝颔首:“皇后说得是,回头让户部拨些银子给太医院,添置药材。”
【家人们瞅瞅!公元前400年,西方这帮大夫还坚信‘生病就是血太多’,放起血来比杀猪还狠!】
【有记载说,西方有个国王感冒,大夫一下放了他三碗血,直接给放没气了——这哪是治病?这是谋杀啊!】
【你们说逗不逗?西方大夫放血放死了人,还说‘病人血里的邪祟太多,神仙都救不了’!】
【要是让扁鹊看着,不得把他们的刀子给扔了,再骂一句‘胡闹’?估计能把那些大夫怼得找不着北!】
【接着博主又指向右边的图,语气立马恭敬起来:“再看咱扁鹊老爷子!早把‘望闻问切’这四件套玩成了‘看病神器’!”】
【就这本事,搁现在不得拿个诺贝尔医学奖?含金量绝对比西方那些放血大夫高十倍!】
【弹幕来波互动!你们要是生病了,是想让西方大夫放血,还是让扁鹊号脉扎针?】
【选扁鹊的刷‘1’,选放血的……我劝你赶紧去看看脑子!别跟自已的小命过不去!】
弹幕瞬间被“1”刷屏。
连药铺里的老掌柜都凑到天幕底下喊:“肯定选扁鹊先生!放血那是找死!我这药铺开了三十年,就没见过放血能治病的!”
东宫书房里,袁泽正趴在桌上给诸葛明看他画的“火器改良图”,听见天幕的话“噗嗤”笑出声:“好家伙,放血治感冒?这国王怕不是个冤种!”
博主笑得更欢:【“更牛的还在后头——扁鹊不光会号脉,还发明了‘针灸铜人’,这玩意儿,比西方同类教具早了一千六百年!”】
【天幕画面一转,就见医学院的院子里,摆着个半人高的青铜小人,浑身刻满了小红点,每个红点旁边还刻着穴位名,什么“百会穴”“足三里”“三阴交”,清清楚楚。
扁鹊手里捏着一根银针,对着铜人背上的“肺俞穴”一扎,“滴答”一声,水银就从铜人脚底板的小孔里流了出来。
旁边十几个徒弟围着看,眼睛都直了。
有个胖徒弟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铜人,小声问:“师父,要是扎错了咋办?”
扁鹊揪着他的耳朵笑:“扎错了?罚你抄《难经》一百遍,抄到你手抽筋!看你下次还敢不敢不用心!”】
【瞧见没?这铜人就是咱古代最早的‘医学模拟器’!比现在的VR教学还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