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桌子,大口大口地喘气,心里把那记录错事的史官骂了千百遍。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赵渊可是把自已会的都传授给了昭文帝。
后者在射、御、数这些方面表现都还不错,骑马射箭样样精通,算账也清清楚楚。但唯有经赋与乐这两方面,确实不太行。】
博主收起笑容,表情变得严肃了些,【纵观史书,昭文帝一生仅留下寥寥几篇文章,而且还常被后世文人评价为
"匠气过重
",没啥灵气。
至于是他真的写不出佳作,还是觉得这些东西没啥用,不屑为之,这就无从得知了。】
【而在乐方面呢,大乾太初年间,世人都崇尚弹琴和吹篌,文人雅士聚会,总得有人弹上一曲助助兴。
可昭文帝却对此毫无兴趣,每次宴会上有人弹琴,他要么低头处理政事,要么就盯着窗外发呆。】
博主说到这儿,故意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什么秘密:【网上不少网友猜测,昭文帝或许是真的不喜欢这些,甚至有可能根本听不懂人家弹奏的曲子里藏着啥情感。
就像我听歌,只知道好不好听,分不清啥是民谣啥是摇滚。】
大乾众文士与朝臣听闻,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满脸难以置信,眼睛瞪得溜圆:
"你说真的?太子殿下听不懂琴音?
"
"不可能吧!太子殿下怎么会听不懂?
"
"我上次还在宴会上弹过琴,太子殿下好像确实没什么反应......
"
"完了完了,要是太子殿下真听不懂,那我们以后还弹不弹了?
"
陈嘉庚闻言,抚须轻叹:
"帝王心思,多在江山社稷。若昭文帝陛下真听不懂琴音,想来也是无暇分心于此。百姓安乐,远胜琴瑟之音啊。
"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官员,语气恳切,
"咱们做臣子的,更该在意的是如何让粮仓充盈、边疆安稳,而非琴音懂不懂。
"
商羊在工部衙署里,听着同僚的议论,默默低下头翻看卷宗。他想起自已曾为讨好上司,特意学过几支曲子。
此刻忽然觉得比起这些,修好黄河堤坝、让沿岸百姓免受洪涝之苦,才是更实在的事——或许,昭文帝的
"不懂
",本就是一种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