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就像有人吃西瓜喜欢吐籽,有人就喜欢连籽一起嚼。】
博主一想到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肩膀就忍不住一抖一抖的,明显是在憋笑,眼角都笑出了细纹。【这对师生的相处模式啊,那叫一个与众不同,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信。】
【你们见过敢在皇帝上课打瞌睡时,不光阴阳怪气地嘲讽,还敢拿起戒尺打手心的老师吗?】
博主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屏幕前众人惊掉下巴的样子,又抛出一个更劲爆的:【那你们又见过做错事甘愿乖乖接受惩罚,事后还绝不记仇,第二天照样准时上课的皇帝学生吗?】
【没错,这俩
"奇葩
"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学侍与昭文帝!】博主终于没忍住,
"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
【这对师生之间的故事,哪怕就从史料记载的只言片语来看,也是精彩纷呈,充满戏剧性,能让人笑到肚子疼。】
博主刚说到这儿,突然拍了下脑袋,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补充道:【就好比有一次,昭文帝估计是前一天处理奏折到太晚,上课的时候眼皮子就跟粘了胶水似的,一个劲儿往下耷拉,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赵渊老师看了,也不直接叫醒他,就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问一些特别生僻的问题,比如
"《礼记》中记载的古人射箭前要做哪些礼仪,步骤是什么
"。】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博主卖了个关子,看到屏幕前众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才继续说:【昭文帝自然是答不上来,迷迷糊糊地抬头,眼神都还没聚焦呢。
赵渊老师就佯装生气地说:
"陛下,您这心思怕是飞到宫外的御花园去了吧?是不是在想昨天那只白孔雀开屏的样子?连如此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莫不是昨晚没休息好?
"】
【这话一出,旁边侍立的太监宫女们都使劲憋着笑,肩膀一耸一耸的,朝堂上下更是一阵哄笑,连那些平时板着脸的老臣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昭文帝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脸颊都有点红了,小声嘟囔了句
"老师我错了
",那场面,想想都觉得有趣。】
赵渊听到博主这番描述,手里的茶杯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心中暗叫不妙:这后世怎么连这种小事都记下来了?
他表情瞬间僵住,手一抖,不小心把自已的胡子扯掉了一根,疼得他龇牙咧嘴,却顾不上喊疼。
袁泽听得乐不可支,拍着大腿道:
"可以啊赵老师,连未来的我都敢调侃!不过......那白孔雀开屏确实好看。
"
白起立在一旁,面无表情,只是眼底极快地闪过一丝笑意。
博主可不管赵渊的反应,越说越起劲:【大乾朝后期有个史官叫曲文康,曾在史书中留下对昭文帝的评价,其中有一条,我跟你们说,若是赵学侍现在知道了,怕是气得能从椅子上跳起来,棺材板都压不住!】
【他是这么写的:
"大帝天赋异禀,然授业之赵师虽有学识,却乏育人之才,致其文之一道有所不足,吾深感惋惜。
"】博主特意把
"乏育人之才
"这几个字念得又慢又重。
【这授业之赵师,明摆着就是赵渊嘛!这么明显的指向,谁看不出来?这史官也是胆子大,竟敢这么评价皇帝的老师。】
赵渊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又惊又怒,脸涨得跟猪肝似的,头一次当着府中众人的面失态地怒吼:
"荒谬!这简直是荒谬!此史官分明是在诋毁我!
"
他气得在原地踱来踱去,袖子一甩,带倒了旁边的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