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跟我一开始一样,满心疑惑,昭文帝为啥不一刀砍了商羊这个贪官,还继续重用他呢?】
“就是!这种贪官就不该留着!”卖糖葫芦的刘三儿举着插满红果的草靶,急得直跺脚。
“昭文帝陛下这决策,让人摸不着头脑啊!”绣坊的陈掌柜娘捏着绣花针,眉头拧成个疙瘩,“当年太祖在位时,砍贪官砍得那叫一个狠,怎么到了昭文帝陛下这儿反倒留着祸根?”
刚从田里回来的庄稼汉孙老实扛着锄头憨厚地笑:“咱不懂朝堂上的弯弯绕,不过昭文帝陛下作为千古一帝总归比咱看得远吧?或许这商羊真有啥过人之处?”
【咱啊,不是昭文帝,自然没法一下子理解他的想法。但从后面商羊做出的事儿来看,昭文帝这步棋,走得那叫一个妙,利远远大于弊。】
正在处理奏折的袁泽挠挠头,嘿嘿直笑:“没想到我未来这么牛?怪不好意思的。”
旁边诸葛明拱手道:“想必殿下未来定然是经过权衡利弊后才做的决定,商羊或许是破局的关键棋子。”
白起依旧沉默,只是眼神里的锐利淡了些许。
此时陈嘉庚也抚掌道:“利大于弊,便是良策。国家危难之际,当以大局为重,计较小节反而误事。”
魏征脸色却有点不服气:“就算结果是好的,也不能证明过程是对的。用贪官治世,终究是饮鸩止渴!”
中原地区的麦场上,晒粮的刘老汉直起身,腰里的草绳松了半截,“不是我不相信昭文帝陛下,而是一个贪官能有啥利?难不成他贪的银子能变成粮食,从天上掉下来?”
【当时的大乾,经历了三代君王更迭,又四处都是乱兵起义的摧残,那局面,简直就是一片狼藉。
硝烟弥漫不说,国家都快四分五裂了,老百姓更是食不果腹,生活苦不堪言。】
后宫中,长孙皇后放下绣针,眼中满是忧色:“百姓最是苦了,乱世之中,能活下去已是奢望。
袁泽收敛了笑容,神色凝重:“看来我接的是个烂摊子啊,难怪要重用商羊这种‘特殊人才’,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诸葛明沉声附和道:“殿下英明,三代更迭,战乱不休,国库定然空虚,百姓流离失所。此时最需要的,便是能快速恢复民生和经济的人。”
此时还在忙着女子教育的苏思雨痛心道:“国家动荡,首当其冲的便是百姓。衣食无着,何谈家国?商羊若能解此困局,便是大功一件。”
【尤其是安州、江州和澜州,那更是重灾区。据记载,安州自古以来穷困潦倒,商羊去之前,安州的一个县,拢共才三十多户人家,满打满算也就上百人,跟正常的一个村差不多大,百姓生活贫困潦倒到了极点。】
“安州未来这么惨?”京城绸缎庄门口,穿锦缎的掌柜皱着眉,“咱这一条胡同都有两百多户,一个县才三十多户?怕是连个像样的集市都没有吧?”
【然而,商羊的到来,就像一道光照进了黑暗,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他出色地完成了昭文帝交给他的任务,短短八年时间,就盘活了三州的经济!让当地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乞丐。
而且在之后的几十上百年里,这三州成了大乾最富庶的地方,年年都引得各州百姓蜂拥而至,为啥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去了那儿,不愁没钱赚。】
“八年?这也太快了吧!”北方的马场里,牧马的汉子张大了嘴,“咱这马场养了十年才有点起色,他八年能盘活三州?怕不是说书呢!”
“富庶?安州能成富庶地方?”江南的书生摇着扇子,“那地方山高林密,咋就能富起来?难不成山里藏着金子?”
安州的百姓听到“富足”“不愁没钱赚”,个个都愣住了,像是在梦里。陈大叔拄着拐杖站起来,手都在抖:“富足?是……是能顿顿吃白米饭吗?还能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