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派人暗中考察冀州境内的贤才,田丰的智谋与品行,很快便通过使者传入袁绍耳中。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采纳谋士逢纪的建议,以“公孙瓒将袭冀州”为由,派使者向韩馥施压,同时暗中联络冀州境内的豪强与官员,劝说他们支持自己入主冀州。
韩馥本就畏惧公孙瓒,又听闻袁绍得到众多豪强支持,顿时慌了手脚,最终在部下的劝说下,决定将冀州牧之位让给袁绍。
袁绍兵不血刃入主冀州后,第一件事便是亲自前往田丰家中拜访——当时的袁绍已身为冀州牧,却以“宾主之礼”对待田丰,亲自为田丰斟酒,诚恳地说:“元皓先生,袁绍久闻您的才名,今日得遇,如鱼得水,愿先生不弃,与我共图大业!”
田丰见袁绍如此礼贤下士,又深知袁绍有争霸天下的潜力,心中积压已久的抱负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当即答应加入袁绍阵营。
袁绍大喜,任命田丰为别驾从事,让他参与军政大事的谋划——别驾从事虽与田丰此前担任的冀州别驾名称相似,却因袁绍的信任,拥有了参与核心决策的权力。
从此,田丰正式登上汉末诸侯争霸的舞台,成为袁绍集团的核心谋士之一。
袁绍入主冀州之初,局势并不稳固。
当时的冀州,虽然富庶,却处于四战之地:北面,公孙瓒率领的幽州铁骑刚刚击败黄巾军余党,占据幽州(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一带),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冀州;南面,曹操已在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一带)站稳脚跟,招降了大量黄巾军,实力日益增强;西面,黑山军(黄巾起义余党)在张燕的率领下,活跃于并州(今山西省一带)与冀州西部,时常袭扰地方;东面,青州(今山东省东部一带)被黄巾军余党与地方豪强分割,局势混乱。
此外,冀州境内的豪强势力虽表面归顺袁绍,却仍有不少人暗中观望,甚至与公孙瓒、曹操等人有联系。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袁绍召集麾下谋士商议战略方向,审配、逢纪等谋士纷纷提出“先取中原,与曹操争锋”的建议,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趋势已现,若不早日消灭,必成后患。
唯有田丰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向袁绍献上“先固河北,再图中原”的战略规划,这一规划分为三个阶段,逻辑严密,层层递进。
第一阶段:稳定冀州内部。
田丰认为,冀州是袁绍集团的根基,若内部不稳,贸然对外用兵,必遭后顾之忧。
他建议袁绍采取三项措施:其一,安抚百姓,下令减免冀州境内一年的赋税,同时开仓放粮,救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灾民,赢得百姓的支持;其二,整顿吏治,罢免韩馥时期任用的庸碌官员,提拔有才能、品行端正的士人,同时严厉打击贪赃枉法的豪强,巩固统治基础;其三,整合军事力量,将冀州境内的地方武装与袁绍带来的渤海兵统一整编,挑选精锐组建“先登营”“强弩营”等特种部队,提升军队战斗力。
袁绍对这些建议完全采纳,任命田丰负责具体实施。
在田丰的主持下,冀州很快稳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各司其职,军队战斗力也大幅提升,为袁绍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消灭北方的公孙瓒,统一河北。
田丰指出,公孙瓒是袁绍集团最危险的敌人:其一,公孙瓒拥有当时天下最强的骑兵部队——“白马义从”,这支骑兵由公孙瓒亲自训练,“皆乘白马,选精锐三千人”,战斗力极强,曾多次击败黄巾军与匈奴骑兵;其二,公孙瓒占据幽州后,与袁绍接壤,随时可能南下进攻冀州,若袁绍南下与曹操交战,公孙瓒必然会趁机偷袭冀州后方;其三,公孙瓒性格残暴,统治幽州期间“多杀降将,虐待百姓”,不得人心,只要策略得当,不难击败。
基于此,田丰建议袁绍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北方,优先解决公孙瓒。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绍正式决定攻打公孙瓒,田丰作为首席谋士,全程参与军事谋划。
公孙瓒得知袁绍来攻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