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
于是,他以“伏后昔与父完书,诽谤我,欲图不轨”为由,奏请汉献帝废黜伏皇后。
《后汉书·皇后纪》详细记载了这场惨剧的经过:曹操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入宫收缴皇后玺绶,尚书令华歆率领士兵紧随其后。
伏皇后得知消息后,藏在宫中的夹墙里,却被华歆强行拖出。
当时她“披发徒跣,形容枯槁”,经过汉献帝面前时,哭着问:“陛下,不能相救邪?”
汉献帝望着她,悲痛欲绝:“我亦不知命在何时!”
随后,伏皇后被幽禁于暴室(宫中关押有罪嫔妃的地方),不久后去世,死因记载为“忧死”,实则极有可能是被秘密处死。
伏皇后死后,曹操并未收手。
他下令将伏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鸩杀,又将伏氏家族“无少长皆斩”。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此次诛杀的伏氏族人多达百余人,包括伏完的儿子伏典、伏德,孙子伏寿(与皇后同名)等。
伏完的妻子阳安长公主虽已去世多年,仍被追夺封号,迁坟毁陵。
曾经显赫七世的伏氏家族,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伏完的墓在西晋时期被发现,据《水经注·沂水》记载,其墓中“有石椁,广六尺,长一丈,中有石床,床上有玉匣,匣中盛经卷数十卷,皆《齐诗》旧本”。
这些随葬的经卷,既是伏氏家族经学传承的见证,也仿佛是伏完一生坚守的象征——在乱世之中,他无力挽救汉室,也未能保全家族,唯有将毕生信仰的经学带入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