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70章 伏完

第270章 伏完(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无限流:摆烂后我封神了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反派模拟:开局被挖走至尊帝骨 逆徒,你还要忤逆为师多少次? 虚拟造物主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明尊

一任命既体现了朝廷对伏氏家族的信任,也将伏完再次推到了政治前台。

更重要的转折发生在兴平二年(195年)。

这一年,汉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途中历经艰险,身边近臣或死或逃。

为稳定人心,也为延续汉室血脉,献帝下诏册封伏完的女儿伏寿为皇后。

伏寿时年十七岁,自幼随父亲在阳都长大,既继承了伏氏的经学素养,又有着皇室宗亲的血脉(其母阳安长公主是献帝的堂姑)。

她的册封,让伏完的身份从“公主之夫”升级为“皇后之父”,成为东汉末年最受瞩目的外戚。

按照东汉惯例,皇后之父通常会被授予大将军或骠骑将军等高职,掌控朝政。

但伏完却在此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主动上书汉献帝,请求辞去执金吾一职,改任闲职中散大夫。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了他的奏言:“今宗社未定,贼臣环伺,臣以外戚居要职,恐招非议,愿避贤路,以安圣躬。”

表面上看,这是伏完的谦逊之举,实则暗藏深意——当时曹操已迎献帝定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格局初现,伏完深知曹操雄才大略,且对外戚干政极为警惕,此时若贪恋权位,必然成为曹操的眼中钉。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正式迁都许昌,开始全面掌控朝政。

他自任司空,任命荀彧为尚书令,郭嘉为军师祭酒,朝廷要害部门尽被曹氏集团掌控。

伏完进一步退让,主动将自己的封邑上缴一半,又将家中私兵编入朝廷禁军,以示“无觊觎之心”。

曹操对此颇为满意,表奏献帝封伏完为辅国将军,仪同三司。

但伏完坚辞不受,最终改任屯骑校尉——一个掌管宫廷卫队、有职无权的闲职。

此时的伏完,已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策略:以退让求保全,以低调避祸端。

他将家中大部分资产捐赠给朝廷,用于弥补财政亏空;约束子弟不得干预地方政务;甚至在公开场合刻意淡化与皇后的父女关系。

有一次,伏寿派人送衣物到伏府,伏完竟将衣物原封不动退回,并上奏献帝:“后妃无私交外家,臣不敢违祖制。”

这种近乎刻板的谨慎,让伏完在曹操专权的初期得以安然无恙,却也埋下了隐患——他的过度退让,让汉献帝失去了外戚势力的支撑,愈发沦为傀儡。

建安五年(200年),一场密谋在许昌宫城悄然展开。

汉献帝用鲜血写就密诏,藏于衣带之中,赐给车骑将军董承,令其联络忠义之士诛杀曹操。

这场被称为“衣带诏事件”的密谋,揭开了汉室与曹氏集团的正面冲突,也将伏完推向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董承是汉献帝的岳父(其女为董贵人),与伏完同为外戚,两人素有往来。

密谋之初,董承曾秘密拜访伏完,希望借助伏氏家族的声望与资源共举大事。

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记载,董承对伏完说:“曹贼擅权,弑杀忠良,今主上有诏,诛此国贼,公为皇后之父,当率先响应。”

面对董承的请求,伏完陷入了痛苦的抉择。

从情感上讲,伏完对曹操的专权早已不满。

曹操迁都许昌后,不仅控制朝政,还对皇室成员严加监视——献帝的饮食起居皆由曹氏亲信负责,宗室成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宫,甚至皇后伏寿的外戚亲属也被限制离京。

伏完曾亲眼目睹曹操在朝堂上呵斥献帝,气得献帝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后汉书·献帝纪》)

这种君臣倒置的景象,让身为汉室姻亲的伏完深感屈辱。

但从现实来看,伏完深知与曹操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曹操此时已击败吕布、袁术,占据兖、豫二州,麾下有荀彧、郭嘉等谋士,许褚、张辽等猛将,兵力达十余万。

而伏氏家族虽有声望,却无实际兵权——伏完担任的屯骑校尉仅辖数千禁军,且多为曹操亲信;阳都老家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大明,我来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权臣 还说你不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