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59章 董卓

第259章 董卓(2 / 6)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无限流:摆烂后我封神了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反派模拟:开局被挖走至尊帝骨 逆徒,你还要忤逆为师多少次? 虚拟造物主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明尊

,先征他为“少府”(负责宫廷后勤的文职),意图将其调离军队。

董卓却上书推辞,理由极具煽动性:“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

——他将士兵的不满归咎于朝廷,暗示自己是“被迫”留在军中安抚部众,朝廷竟无可奈何。

不久后,灵帝又改任他为并州牧,令其将兵权交予皇甫嵩,董卓再次抗命,只带五千亲兵前往并州,其余部队仍牢牢掌控在手中。

这两次抗命,已显露出董卓对中央权威的轻视,也预示着他终将走向与朝廷对抗的道路。

中平六年(189年),东汉帝国的权力天平因灵帝驾崩而剧烈倾斜。

年仅十四岁的少帝刘辩即位,其母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何太后之兄)掌控朝政。

当时,宦官集团“十常侍”与外戚集团的矛盾已到白热化程度:何进欲诛杀宦官,却因何太后反对而犹豫不决。

在袁绍的建议下,何进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策——密召董卓率军入京,以“兵威”胁迫太后同意诛宦。

这一决策堪称饮鸩止渴。袁绍等人以为董卓是“边地粗人”,易于掌控,却不知董卓早已觊觎中原。

接到诏令后,董卓即刻率军向洛阳进发,同时上书朝廷,公开宣称“辄勒兵马,驰赴京邑,辄扫除奸秽,以清圣朝”——他将自己包装成“清君侧”的义士,为入京寻找合法性。

然而,历史的剧本往往充满巧合。

在董卓抵达洛阳前,何进已被宦官诛杀,袁绍、袁术又带兵入宫屠戮宦官,宫中大乱。

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被宦官裹挟出逃,于北芒山(今河南洛阳北)遇董卓大军。

这一戏剧性的相遇,成为董卓权力登顶的起点。

初见少帝与陈留王时,少帝吓得语无伦次,连话都说不完整;而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却能从容对答,清晰讲述宫中变故。

董卓由此心生废立之意:废黜懦弱的少帝,另立更易掌控的陈留王,既能彰显自己“再造社稷”的权威,又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废立之事兹事体大,必须以强力压制反对声音。

董卓首先着手扩充兵力。

他初入洛阳时,兵力不过三千,不足以震慑朝野。

于是他玩了一个“障眼法”:每晚令士兵悄悄出城,次日清晨再大张旗鼓入城,谎称“西北援军抵达”。

洛阳士民不明就里,误以为董卓兵力雄厚,不敢轻易反抗。

与此同时,他迅速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曲(约数万人),又设计诱使吕布杀死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其麾下的并州军——尤其是吕布这员猛将的归顺,不仅让董卓的军事实力瞬间膨胀,更获得了掌控洛阳城防的关键力量。

短短数月,董卓便完全掌控了洛阳的军权,成为城中唯一的“话事人”。

随后,他开始在朝堂之上推行废立计划。

中平六年九月,董卓召集百官,公然提出:“少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陈留王年虽少,智略天成,可承大统。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公以为何如?”

话音刚落,尚书卢植便厉声反对:“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罪行千余,霍光乃废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袁绍也当庭驳斥:“汉家君天下四百余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今上无过,公欲废嫡立庶,非义也!”

面对反对声浪,董卓露出了獠牙:“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他当场拔剑威胁,卢植、袁绍虽强硬,却无兵权支撑,最终只能隐忍——袁绍次日便逃离洛阳,卢植则被免官归隐。

其他官员见状,再也无人敢反对。于是,董卓强行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自任太尉,封郿侯,不久又进位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是西汉萧何曾获的殊荣,如今却成了董卓架空皇权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寒门状元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大明,我来了!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第一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