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34章 朱治

第234章 朱治(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无限流:摆烂后我封神了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反派模拟:开局被挖走至尊帝骨 逆徒,你还要忤逆为师多少次? 虚拟造物主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明尊

的安危,扛着万千百姓的生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消息传到吴郡时,朱治正在主持修堤。

百姓们围着他欢呼,说周瑜将军一把火烧了曹操八十万大军。

“别只顾着高兴,”朱治敲了敲锄头,“堤坝得赶在春雨前修好,不然去年的旱灾白受了。”

他这些年在吴郡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亩产从三石提到了五石,百姓都叫他“朱父”。

忽有骑兵奔来,是孙权的传令兵:“主公令朱公速回建业,商议取南郡之事。”

朱治交代好工程,即刻启程。

建业的朝堂上,众将争论不休。

周瑜主张强攻南郡,鲁肃建议联合刘备,双方各执一词。

孙权看向朱治:“朱公意下如何?”

朱治起身道:“南郡乃荆州门户,不可不取。但曹操虽败,仍有许昌大军,若我军与刘备争斗,恐遭渔利。”

他顿了顿,“可让周瑜攻南郡,主公亲率一军取庐江,既显兵威,又不让刘备独大。”

孙权点头称善。

后来周瑜果然攻克南郡,孙权也拿下庐江,江东版图进一步扩大。

庆功时,孙权赐给朱治一座宅邸,就在建业城内。

朱治却很少住,多数时候仍在吴郡。

他见吴县的学堂破旧,便自掏腰包修缮,还请来九江的大儒讲学。

有学子问他:“朱公身经百战,为何看重读书?”

朱治坐在学堂的台阶上,望着孩子们读书的模样:“我年少时没书读,只能跟着父亲学记账。如今太平了,你们得好好学,将来才能治理这江东。”

他指着窗外的稻田,“就像种田,得先松土施肥,读书就是给脑子松土。”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南征,江东震动。

朱治时任安国将军,率军镇守濡须口。

他见曹军战船密布,便下令在水口筑坞,状如偃月,号“濡须坞”。

副将不解:“敌军船多,筑坞何用?”

朱治指着水面:“曹军不善水战,若他们登陆,咱们退入坞内坚守;若他们乘船来攻,坞内的弓弩可射退他们。”

果然,曹操大军来攻时,被濡须坞挡住去路,相持月余无果,只能退兵。

孙权巡视坞堡时,赞叹道:“此坞乃江东屏障,朱公真乃智将。”

这年朱治五十岁,鬓角已生白发。

他站在坞堡上,望着滔滔江水,想起初随孙坚时的光景,恍如隔世。

江风吹拂着他的战袍,那上面的补丁比勋章还多。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

登基大典上,朱治被封为毗陵侯,食邑五千户,位列三公之上。

“朱公追随先父三十余年,今日朕能登基,全赖朱公辅佐。”孙权亲自为他斟酒,“以后朝中之事,朱公可随时入宫商议。”

朱治叩谢,声音已有些苍老:“老臣年迈,恐难当重任。但只要主公需要,老臣万死不辞。”

他这年已六十岁,身体大不如前,常咳得喘不上气。

孙权派太医诊治,又赐给他上好的药材,还特许他不用上朝,有事可在家中处理。

朱治却仍关心国事。

见孙权要伐辽东,他上书劝谏:“辽东太远,粮草难运,不如专心对付蜀汉,收复荆州。”

孙权虽未全听,却也暂缓了辽东之役。

黄武三年(公元224年),朱治病重。

孙权亲自到府中探望,见他躺在床上,盖着打补丁的被子,不禁落泪:“朱公为江东操劳一生,竟如此简朴。”

朱治握着孙权的手,气息微弱:“主公……要善待百姓……守好这江东……”

孙权哽咽着点头:“朱公放心,朕定会记住您的话。”

这年四月,朱治病逝,享年六十二岁。

消息传到吴郡,百姓罢市三日,自发到他的墓前祭拜,哭声传遍街巷。

后来,孙权在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大明,我来了! 寒门状元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第一权臣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