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有些怨言。
他略带不满地说:“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君分忧,却每每称病避事。
真不知这位御史中丞,到底是为陛下解忧,还是专为戏弄君王而设!”
朱涛瞧见朱标脸上的不悦,心头也是一怔。
这位太子在史书中对刘伯温一向青睐有加,如今竟也露出这般神色。
可细想之下,倒也不难理解。
刘伯温每日如履薄冰,唯恐惹怒圣上,丢了性命,确实有负御史中丞之责!
身为言官,怎能畏死而不敢直言?
这份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刘大人身体,确实不如李师傅。”
“容易染病,也属正常。”
“不过杨宪今日能在朝堂之上大放异彩!”
“也是沾了刘伯温的光。”
“背后有浙东士族撑腰。”
“否则他怎敢与淮西权贵为敌,还专挑他们的头目下手!”
“手段通天,洞察世事,当世奇才刘伯温!”
“二虎啊。”
“父皇没有交代的事,孤今日交代你。”
朱涛目光落在刚刚归来的二虎身上,嘴角微扬:“今晚去太医院抓几副药,再捎些补品送去刘伯温府上。
还有,把这次恩科的考卷也送过去,但不必让刘伯温亲自批阅,交给刘琏吧。
他既是刘伯温之子,若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就真是愧对父亲的名声了!”
“遵命。”
二虎虽有些疑惑,却未多问,只是拱手领命。
“对了。”
“顺便问问刘伯温,他是怎么做到人不在朝堂,却仍能洞悉朝中诸事的?”
朱涛又轻声唤住二虎,交代了一句。
二虎这才朝太医院方向而去。
而朱涛与朱彪则朝着坤宁宫走去。
至于奉天殿。
已无逗留之意。
舞弊之事绝不可能生!
若杨宪今日仍自以为是,那便真是一错再错。
因那般愚钝的大臣,
哪怕圣上宠信,也终有一日失势!
“老大。”
“老二。”
“你们来了,替爹想想,他们真会偏袒江南士子吗?”
刚踏入坤宁宫门槛,朱元璋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只见他依旧怒气未消,端坐在榻上,目光落在两兄弟身上。
“爹。”
“孩儿以为李善长与宋濂不会徇私。”
朱标一如往常,神色平静地回应。
此事本就荒唐,哪有大臣胆敢将所有新科进士都安排成江南士子?这不是明摆着要让皇上动杀机吗!
朱涛也微微颔,附和道:“孩儿也认为李善长与宋濂不会如此行事。
他们皆是跟随父皇打天下的老臣,尤其李师傅当年更是父皇倚重的谋臣,这般愚蠢之事,他们做不出来。”
“嗯。”
“咱知道。”
“可三十六位进士全出自江南。”
“未免太过巧合了吧?”
朱元璋微微一叹,心中有些纠结。
儿子们所言并非毫无道理,但他心里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
倘若真没有暗箱操作,为何一个北方的才子都没被录取,反而全都是江南的学子!
“儿子这些天也在思索此事。”
“这件事走到今天这步。”
“大致有三个缘由。”
朱涛见大哥朱标迟迟未开口,便也坐到朱元璋身边,朝他说道:“其一,自宋元以来,北方战乱不断,而南方相对安稳。
江苏、安徽、浙江三地自古便是人文荟萃之所,因此科举入仕者多出自南方,这本身并不奇怪。”
“这点我知道!”
“可山东又是怎么说?”
“那么大的地方,还是孔孟的故里。”
“虽说你灭了衍圣公满门,但也不至于连一个才子都没有吧?”
朱元璋听后沉思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