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持着。咱俩向来都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我留在家里也没别的事儿。”余有重又说:“哥,你这次去要是能多弄几十两银子回来,咱们就把父母给葬了吧。他们的灵柩在家放了十几年,咱们在家心里都不踏实。”余有达点头说:“我也这么想,等回来就办这件大事。”
又过了几天,余有达动身去无为州了。十多天后,学政大人的告示牌到了,说要到凤阳府主持考试。余有重就赶紧收拾行李前往凤阳,租了个住处安顿下来,这时是四月初八。初九,学政大人去孔庙祭拜上香;初十,开始受理考生递交的文书;十一,公布凤阳府下属八个县的秀才考试名单;十五,公布复试名单,每个县选三名秀才参加复试,余有重也在名单里。十六,他进考场参加复试;十七,复试结果公布,余有重考了一等第二名。他在凤阳一直待到二十四日,送学政大人离开后,才启程回五河老家。
再说余有达来到无为州后,当地知州特别念及往日的交情,就留他住了好几天。知州对他说:“先生,我刚到任不久,没办法送你太多银子。不过现在有件事,你去帮人说说情,我肯定答应。这事要是办成了,那户人家能拿出四百两银子,三个人分,你能拿到一百三十多两,正好拿回家去办你父母的丧事。以后我再找机会帮你。”
余有达一听特别高兴,谢过知州后,就去见了找他帮忙的人。这人姓风名影,是因为一桩人命官司的事需要帮忙。余有达出面说情,知州同意了。事后,余有达拿到银子,就跟知州告别了,然后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路过南京时,余有达突然想起:“表弟杜少卿住在南京利涉桥的河房里,不如顺路去看看他。”于是就进了城,来到了杜少卿家里。杜少卿出来迎接,看到是表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两人行过礼就坐下了,聊起这十多年没见的经历。
余有达感叹道:“老弟,你以前那么好的家业,就这么放弃了,多可惜呀!你以前可是做大生意的人,现在靠卖文章过日子,能习惯吗?”杜少卿说:“我现在在这儿,能欣赏山水,结交朋友,倒也习惯了。不瞒表哥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和妻子带着几个孩子,穿粗布衣服,吃简单饭菜,心里挺平静的。以前的事,后悔也没用了。”说完,又给表哥端上了茶。
喝完茶后,杜少卿就进里屋和妻子商量,想摆酒席给表哥接风。可当时杜少卿已经没钱了,正想着拿东西去当铺换钱。这天是五月初三,碰巧庄耀江家送来一担过节礼物。仆人挑着礼物,拿着拜帖盒一起走进来。礼物有一条鲥鱼、两只烧鸭、一百个粽子、两斤洋糖,拜帖盒里还有四两银子。杜少卿写了回帖表示感谢,收下了礼物。仆人走后,杜少卿对妻子说:“这下请客的东西有着落了!”接着又添了几个菜,妻子亲自下厨做菜。
迟衡山和武正字住得近,杜少卿写了请帖,请他们来作陪。两人到了之后,说了些互相仰慕的话,大家就在河房里一起喝酒吃饭。
喝酒的时候,余有达聊起想找块好地安葬父母的事儿。迟衡山说:“先生,只要墓地地下干燥温暖,没有风,也没有蚂蚁,能让先人安稳下葬,这就足够了。那些说墓地能让人发家致富、大富大贵的说法,都不可信。”
余有达点头说:“没错。我们老家那边特别看重选墓地这件事。好多人因为找不到好地方,一直拖着不能安葬先人。我对风水这事儿不太懂,想问问二位,那个叫郭璞提出的风水理论,到底是怎么来的?”
迟衡山叹了口气说:“自从古代掌管墓地的官职被废除,家族合葬的规矩也没人遵守后,很多读书人就被那些龙脉、穴位、沙水之类的风水说法迷惑了。他们一心想着靠墓地风水让家族发达,却不知道这想法已经大错特错了!”
余有达惊讶地问:“怎么就大逆不道了?”迟衡山说:“我念一首诗给您听听:‘气散风冲那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这是前人凭吊郭璞墓地时写的诗。我最讨厌现在的那些风水先生,打着郭璞的旗号,动不动就说‘这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