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知县没办法,就着急忙慌的跟冯琢庵告辞了,然后赶到吏部抽签,结果抽到了贵州知州的职位,于是又匆匆收拾行李去上任了,最终也没来得及再和冯琢庵见面。
过了些日子,冯主事就派家里的仆人给老家送信,他又拿出十两银子,问仆人说:“你认不认识牛布衣牛相公的家?”仆人说:“小的认识。”冯主事就说:“这十两银子,你带回去送给牛相公的夫人牛奶奶,然后要告诉她,她丈夫现在在芜湖甘露庵里。你一定要把信带到,可千万别弄错了。就说这银子是我给牛奶奶当生活费的。”
仆人领了主子的命令后,就回到家先见过了主母,又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完后,就来到了一条偏僻的小巷。巷子口有一扇篱笆门,仆人走到门口后,就看见一个小孩开门出来,手里还拿着筲箕准备去买米。仆人跟小孩说自己是京城冯老爷派来的,小孩就把他领进家里的客厅,然后又进去了一趟,出来就问他有什么事。仆人问小孩:“牛奶奶和你是什么关系?”小孩说:“她是我大姑。”随后,仆人就把十两银子递给了小孩,还说:“这银子是我家老爷给牛奶奶的生活费。说你家牛相公现在在芜湖甘露庵,让带个信,免得她挂念。”
小孩先请仆人坐着,然后就把银子拿进了屋里。这时仆人才看到屋里中间挂着一幅破旧的古画,两边贴满了写着诗词的纸片,厅里摆着六把破破烂烂的竹椅子;院子里还有个土台子,台子上长着一架藤花,藤花旁边就是进来时的篱笆门。没坐一会儿,小孩就端出来一杯茶,手里还拿着个纸包,里面包着二钱银子,递给他说:“我大姑说:“辛苦你跑这一趟,这点钱你就拿着买茶水喝。回去了记得帮我们问候你家太太,等你回京城了,再帮我们给你家老爷问个好。你捎来的话我都记下了,多谢多谢。”仆人跟小孩道了谢,就离开了。
牛奶奶拿着这十两银子,心里莫名的一阵难受,想着:“他这么大年纪了,还一直在外头漂泊,又没有儿女照顾,这可怎么办呀!我不如就用这几两银子,去芜湖把他找回来,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主意拿定后,她就把自家两间破房子锁好,又托付给邻居照看,然后就带着侄子,搭船去了芜湖。
等到了芜湖,牛奶奶就找到了浮桥口的甘露庵,只见庵门虚掩着。她壮着胆子就推门进去了,结果发现韦驮菩萨面前的香炉、烛台都不见了。再往里面走,就看见大殿的隔扇倒得乱七八糟,院子里坐着个老道士正在缝补衣裳。牛奶奶跟他打听牛布衣,老道士只会打手势,原来是个又聋又哑的人。她问这里有没有个叫牛布衣的,老道士指了指前面一间屋子。
牛奶奶就带着侄子又走出来,看到韦驮菩萨旁边有间屋子,可这屋子连门都没有。她进去一看,就到看屋里停着一口大棺材,前面还放着一张三条腿的桌子,歪歪斜斜地倒在一边。棺材上面的魂幡也没了,只剩下了一根棍子。棺材头上原本写着字,但因为屋顶没瓦,导致雨水漏了下来,雨水侵蚀的字迹都模糊不清了,只能看到“大明”两个字,第三个字只剩下一横。牛奶奶看到这场景,吓得心惊肉跳,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她又出来问老道士:“牛布衣是不是死了?”老道士摇摇头,指了指门外。她侄子说:“他说姑爹没死,又到别的地方去了。”牛奶奶走出庵门,就沿街到处打听,大家都说没听说牛布衣死了。一直问到吉祥寺旁边的郭铁笔店里,郭铁笔说:“他呀,现在到安东的董老爷那里去了。”
牛奶奶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她下定决心要去安东寻找。她这一去,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牛浦的舒坦日子还能继续过下去吗?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回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