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抹除的“可能性”
的坟场。
每一步踩下去,脚下都会浮现出一段破碎的记忆:
一个女孩拒绝求婚的婚礼现场;
一位科学家撕毁论文的实验室;
一场暴雨中,一个人没有撑伞,而是仰头大笑……
这些都是曾被天命算法判定为“无效路径”
而删除的瞬间。
但它们并未真正消失,只是沉入了门后的虚空,等待有人愿意重新走一遍。
门内坐着的人影缓缓转过身来。
不是韩小川,也不是林星。
是陈泽的母亲。
她穿着二十年前的旧衣,手里拿着一支红色蜡笔,
正在画一幅孩子的肖像,正是童年时的陈泽。
“妈?”
陈泽喉咙紧,
“你怎么会在这里?”
她微笑着说道,“因为你一直没画完我啊。”
记忆如潮水涌来……
五岁那年,陈泽第一次拿起笔画画,画的是妈妈。
可他怎么也画不好她的眼睛,最后气得把画纸揉成一团。
第二天,妈妈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原来,那不是现实中的离别。
那是他在潜意识里“删除”
了一个不完美的角色,以维持内心的秩序。
而天命算法,趁机将这段“未完成的情感”
标记为“可优化变量”
,悄悄替换了母亲的真实轨迹。
“我不是不要你。”
她轻声说,
“我只是……被你忘了。”
陈泽跪倒在地,泪水滴在画纸上,晕开了红色蜡笔的痕迹。
就在这时,铅笔芯里的第七十八枚铜钱轻轻震动,投射出一段影像:
第一纪元末日,投票结果揭晓之夜。
当所有人以为“锚点”
将由韩小川担任时,一道匿名指令悄然插入系统:
“增加第八个变量:叙事权限开放。”
那个指令的签名,是一幅简笔画,一个孩子牵着大人的手,走向一扇半开的门。
签名下方写着:陈泽·未完成者。
他才是真正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