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自澹斟酌了一下,说道:“历史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史书上也记下了很多,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先不管是否粉饰和揉捏,只说你从这已经读过的史书中,能体会到哪些东西?比如说王朝的兴衰更替,比如说个人的成败得失,还比如个人和王朝之间,个人如何影响这王朝,王朝又如何影响个人,你有过这方面的思考吗?”
亨亚日答道:“想过的。一个王朝的兴起是源于王朝的创始人自强不息和天下久乱而民心思治间的契合,所以才有英雄挺身而出,顺天应命,从者云集,英雄辈出,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平息纷乱。在共享富贵的同时,从头肃清吏治,政治清明,开创一朝盛世,这是先破而后立。只是久治之下,难免因循守旧,油滑多诡者如鱼得水,从而又导致蛀虫丛生,吏治糜烂,腐败之风大兴。这时又有中兴之主慧眼识人,觅得忠臣良将,革腐鼎新、改制变法以图自强,如此或可再得百十年兴盛,这是中间守成。然烈火烹油,繁花之后只得一地的残枝败叶,革新变法也只是一时之计,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治世磨难,不为万世法,然总有隙可乘,或昏聩残暴,或奸人当道,大权旁落,党争不息,政令不畅,层层盘剥更甚,民心思变,更有投机或是不堪盘剥者揭竿而起,再起祸端,此为末世动荡、王朝分裂,如此循环不爽。”
葛自澹心里也是暗赞,只是并不表露,接着问道:“还有呢?”
“刚说的是大的方面,是王朝兴衰更替。至于小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从历史中个人的事迹、言语中,即可以见得个人的一些品质,还可以分析对他日后行事成败的影响,这些都是有很大的关联作用的。虽然放大了这些品质,也正说明了它对人的一生所有的重要意义。当然了,通过阅读知道这些后,这也能补益读史人自身。”
“例如呢?”
“就像历史上勾践卧薪尝胆,这里突出的重点可能是因利导势、隐忍克制、不忘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从而后来居上,一举击败了曾经的胜者吴王夫差。而夫差呢?在这则故事中表现出自己的骄狂和昏聩,可这也并不是他一开始就会有的品质,是成就在造就他的同时,也改变了他,等等的吧。当然仅仅依凭这些重点中的因利导势、隐忍克制、不忘目标甚至是环境改变人这些通常也是不足的,其并不足以让勾践后来居上,还有他的其它千般布置、万分准备的也必不可少,在加上夫差自己的问题,两项结合之下,才有的接过。但首先如果勾践做不得那些重点,而夫差一直是一个雄主的姿态,那后来的后来居上就自然无从谈起了。”
“还有呢?”
“像勾践这般,一时的失败并不代表着人生的完结,后面还有大把的精彩,所以人们要平常对待一时的得失,不是说不好高兴或沮丧,然一直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自然就没有后面的精彩事了。而夫差在故事里就成了反面教材,你能兴起,自然也会衰落。另外还有其它方面的一些,诸如说在变法革新之时,该如何选,这不单单是皇帝本人之事,还有众大臣这些治人者,或者说他们这样的一个利益集团,选于不选,为于不为,利弊如何,后果怎样,其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后续命运。有人能再延续百年,有人迅即就蹦了,这就是不同选择对应的不同结果。并且在革新变法中,皇帝和大臣在不同的高度,对事情和利益的判断也并不总是一样的。皇帝作为家长,其自身可能不在意,总是自己的王朝之内,只是大臣各个不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在不同的视角下,看待事情也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些事情也可以警醒自己,日后不可为相似之事,或可少走不少弯路,少为不少的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