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回太后,正是。
那张经纬不仅在云州例会上提出了盐政新策,更在日常公务中使用了一种极为新颖实用的文书文体。
此文体以框格勾勒,条分缕析,文字简练却事项详尽,一目了然。
老臣已令中枢台试行此种文体,处理效率倍增,许多繁琐事务,一纸便可概括明晰。”
太后似乎觉得这并非什么大事,语气随意:“哀家觉得此乃细枝末节。
你们士大夫衙门办事,求的就是效率清晰。
要推行也好,欲将其入典(指纳入官方文书规范)也罢,此等事务,你们中枢、门下两省自行裁定便可,难道还需哀家来点头吗?”
赵明诚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顺势道:“太后金口玉言。
既然此乃小事,无需太后圣裁。
那老臣便想恳请陛下,就此小事,做一次主。”
他说着,目光温和地看向御座上的小皇帝。
小皇帝闻言,眼睛一亮,下意识地回头望向珠帘后的母亲,小脸上满是期待。
直到看见太后几不可察地微微点了点头。
小皇帝顿时来了精神,努力挺直腰板,清了清嗓子,用尽可能庄重的声音说道:“既然如此,朕……朕便准奏!
传朕旨意:将张棋所创之新式文体,录入典章,赐名曰……‘经纬体’!
并颁行天下,各衙署酌情商用,以增效率!”
文体一旦被官方录入典章,便意味着获得了“合法性”
。
日后科举考试、官府行文中若有人使用此种文体,主考官、阅卷官及上级衙门便必须予以承认并正常审阅,不得以格式不合规为由黜落或驳回。
赵明诚看着小皇帝那努力做出决断模样的稚嫩脸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与欣慰,恭敬躬身:“臣,遵旨!”
小皇帝似乎初次体验到这种乾纲独断的感觉,兴致更高了,他又转过头,带着试探和期待问珠帘后:“母后,张县令献策有功,儿臣……儿臣能封赏他吗?”
珠帘之后,太后沉默了片刻,终究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听不出情绪:“皇帝既然认为该赏,那便依皇帝的意思吧。”
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石锦朝瞥了一眼入列的赵明诚,一脸讥笑道:“看来咱们大天朝又出了个不得了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