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安排十二个馒头了。”
‘对,对对对。
’俺爹说道。
俺爹说着,俺们就吃饭了。
俺们吃着饭,俺娘给俺们准备礼包了。
俺娘准备礼包,那个时代,谁家出门也没有什么像样背包。
出门都是背个书包。
俺娘也是这样,先找着俺二哥的书包,给俺二哥的书和本子倒在炕上,紧接着又找到俺大哥在山东上学用的一个破书包。
书包是家织布用手缝的。
俺娘找到俺大哥的书包,拿着让俺爹看看,问俺爹行不行。
俺爹说,那咋不行,装两包点心,四个馒头漏不出去就中呗。
两个书包找好了,俺娘说这就妥了。
三个孩子,去拜年,还差一个包,那我再找一个。
俺爹说那找啥,那不有一个包头巾吗?俺爹说着,用手一指,炕沿上面绳子上搭着呢。
俺娘说,这就行了。
俺娘给俺们准备好背包了,我也吃晚饭了。
俺二哥和四弟弟还没吃完呢。
俺大哥说,哎呀,老二老四,出门拜年去,你还吃,你吃那么饱干啥?你看看你家老三,吃几口就不吃了。
大哥一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吃完了,吃完了。
不吃了。
多亏大哥提醒。
咱去拜年去了,中午要吃席了。”
‘吃席,二哥三哥,咱三个今个中午都去吃席了。
’
‘好,吃席,他爹,这几个孩子,我咋给他们拿点心和馒头啊?你打算,叫他们都上哪去呀?我咋给他们分呀?’
“上哪去,这还不好分吗?富士,沙岗,富山,这几个屯子都近,还都在南边,一个屯要去的还都是两户;西北屯,富海屯,正东屯都远,还都在北边,咱要去的还都是一户。
那两个小的,老三和老四,你们俩在一块,搭伴吧,这几天都在南边拜年吧,今个你们先上一个屯子吧。
你们看今个先上哪去?”
“啊,我和我三哥在一块,我三哥说的算。”
“我说的算,那就是富士,咱先上富士二奶家,学想奶奶家。
明天再上富山或者沙岗。”
“那剩下就是老二了,你今个想先上哪个屯子呀?”
“啊,我和老三他们不一样,我先挑远的屯子去,我先上西北屯。
这样,我以后再上哪,就越走越近了。”
“好,孩子们都有思路。”
“好,他娘,这不就分明白了吗?你就给装点心和馒头吧。”
“啊,那好,老三和老四,你们俩要先上他二奶奶和学想奶奶家去拜年。
都是奶奶呀。
那这么的吧,他爹,我给咱这两个婶子都拿一样的礼品吧?他们来给咱爹拜年拿的礼物不一样,有拿炸半的,有拿牛舌头饼的,我看咱叫俩小孩子去拜年,咱都拿一样吧,都拿槽子糕吧?这样,咱拿的两包点心,能比他们来咱家拿的贵三四毛多钱。
要不,到那了,咱给这婶子拿这儿,给那婶子拿那儿的,叫两个婶子知道了不好看呀?”
“啊,你说的对。
咱两个婶子叫弟弟来,给咱爹拜年,他们拿不一样就不一样吧。
咱不能挑,咱两个婶子都是孤儿寡母的,咱二叔和心想叔,在战争年代,当八路军,出去打仗都没回来了,都死在外面了。
这移民到东北,能领着咱那两个弟弟,撑起一个家来就不容易了。
现在咱的弟弟大一点了,在这两年过年的时候,还能想着,叫学礼学想来看看咱爹,他四大爷。
这就了不起了。”
“哎呀,娘啊,你给俺的礼包装好了吗?俺可着急要走了。
俺到西北屯十三四里地呢?”
“哎,好了,好了,老二,这是你的礼包,你拿走吧,你赶快走吧,你去的道远。”
“好,好了,娘,咱走了。
我得争取九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