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来的红茶样品,和林砚青一起泡了杯蓝花红茶。
茶汤呈琥珀色,入口既有红茶的绵柔,又有蓝花的清香,两人当即敲定合作,茶商留下联系方式,说过几天就派团队来谈具体细节。
初夏的时候,杭州茶商的团队如约而至。
他们和李薇一起研究蓝花红茶的制作工艺,从蓝花的采摘时间到与红茶的配比,反复试验了十几次,终于确定了最佳方案。
第一批蓝花红茶制作出来后,茶商带着样品回了杭州,没过多久就传来好消息——杭州的几家知名茶馆都愿意上架蓝花红茶,单就订了五百盒。
消息传到长庚镇,街坊们都特别高兴。
张敬山笑着说:“以前只知道蓝花能做精油、染布,现在还能做茶,真是块宝啊!”
林砚青则想着,要把蓝花红茶的制作过程也加入到游客体验项目里,让游客能亲手制作蓝花红茶,带走属于自己的长庚味道。
这年夏天,长庚镇还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新疆的考察团。
他们是援疆企业介绍来的,想学习长庚镇展特色产业的经验,把当地的特色植物也打造成品牌。
考察团在长庚镇待了三天,跟着林砚青逛花田、看工坊、体验蓝染,还参加了蓝染培训班。
临走时,考察团的负责人握着林砚青的手说:“长庚镇的经验太宝贵了,回去后我们也要像你们一样,让家乡的特色植物光热。”
林砚青笑着把一包“蓝星映月”
的种子递给他们:“希望这些种子能在新疆生根芽,也希望我们能一起把特色产业做得更好。”
入秋的时候,长庚蓝产业联盟又有了新动作——联合电商平台,开设“长庚蓝官方旗舰店”
。
店里除了精油、蓝染布、蓝花红茶,还新增了蓝花护肤品系列,都是李薇团队用蓝花提取物研的,有面霜、护手霜、面膜等。
旗舰店上线的第一天,订单量就突破了两千单,客服忙不过来,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主动来帮忙,每天加班加点处理订单、打包货。
有天晚上,林砚青在办公室整理订单数据,李薇端着杯蓝花茶走进来。
“今天看到有个客户在评论里说,用了蓝花面霜后,皮肤敏感的情况好多了。”
李薇说着,把茶杯递给林砚青,“没想到咱们的产品能帮到这么多人。”
林砚青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香在嘴里散开。
他看着窗外,村里的路灯亮着,蓝花田旁的小路上还有游客在散步,心里满是踏实。
深秋的时候,工坊接到了一个特别的订单——为一场国际环保论坛提供伴手礼。
客户要求伴手礼既要体现环保理念,又要带有地方特色。
林砚青和团队商量后,决定用蓝染布做环保袋,里面装着蓝花精油香皂和蓝花种子包。
环保袋上印着“守护绿色,传递蓝韵”
的字样,种子包里则装着“蓝星映月”
的种子,附上手写的种植说明。
伴手礼送出去后,很快就收到了反馈。
论坛主办方来消息,说不少参会嘉宾都很喜欢这份伴手礼,还有人特意问起长庚镇,想了解更多关于长庚蓝的故事。
林砚青趁机把长庚镇的宣传片给主办方,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藏在边疆的蓝花小镇。
冬天来临的时候,长庚镇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示范镇”
。
颁奖那天,林砚青代表长庚镇去省城领奖。
站在领奖台上,他手里拿着奖牌,心里满是感慨。
他想起刚回长庚镇的时候,这里还是个冷清的小镇,如今却成了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镇,这背后是所有街坊的努力,是无数人的支持。
从省城回来后,林砚青在广场上举办了个简单的庆祝仪式。
街坊们聚在一起,陈建军敲着铜锣,唱起了新编的歌:“长庚蓝,美名扬,全国示范把奖扛,街坊齐心加油干,幸福日子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