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安老师的倾囊相授和阅览室海量典籍的滋养,更让他拥有了超越这个阶段的理论视野。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目凝神片刻,将整张试卷的脉络在脑海中清晰勾勒。然后,他提起笔,落笔如飞。没有停顿,没有犹豫,书写流畅得如同早已将答案背诵了千百遍。更令人侧目的是,在一些开放性论述题上,他给出的解答角度新颖,论证严谨,甚至提出了几种连出题考官都未曾设想过的优化思路!
一个时辰的笔试时间,张亮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搁笔完毕,闭目养神。这番举动,引得考官和其他选手纷纷侧目,盘道小学那边更是传来几声不屑的嗤笑,认为他肯定是无从下笔,放弃了。
然而,当试卷被收走,由各校校长和区教育署专家联合批阅后,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崇山小学,张亮,理论笔试……满分!并且,其第七大题关于‘空间褶皱稳定性’的论述,提出了‘多维弦共振锚定’的猜想,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经评委会一致认定,额外附加十分!”
当主考官用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声音宣布这一结果时,整个礼堂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哗然!
满分?!还附加十分?!这怎么可能?!那可是六年级的毕业理论卷!多少年了,都未曾出现过满分!这个崇山小学的插班生,竟然……
盘道小学的校长和柳明等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金丝眼镜领队老师更是失态地站了起来,嘴唇哆嗦着,想说作弊,但在众目睽睽和严密的监考下,这两个字怎么也吐不出口。
严校长和郭淮安老师激动得浑身发抖,紧紧攥着拳头,眼中充满了狂喜和自豪。他们知道张亮很强,却也没想到,他竟然强到了这种地步!
接下来的“实践操作考核”,更是成了张亮一个人的表演舞台。
考核项目是“微型生态园构建与优化”。要求选手在限定时间和资源内,构建一个涵盖光照、湿度、土壤、简单植物链的微型封闭生态体系,并运用弦律对其进行持续优化,使其稳定运行并展现出最佳生机。
其他选手纷纷施展出各种拿手的弦律,“聚光术”、“凝露诀”、“沃土咒”、“催生术”……光华闪烁,能量波动不息,努力维持着自己那片小生态园的平衡。
而张亮,却显得格外“安静”。他没有使用那么多花哨的复合弦印,只是偶尔伸出手指,在虚空中轻轻点拨,如同在弹奏一架无形的钢琴。每一次点拨,都精准地落在整个能量场最关键的“节点”上。他引动的能量波动极其微弱,却效果惊人!
他构建的那片微型生态园,光照均匀柔和如同晨曦,水汽凝结成的露珠圆润剔透,土壤呈现出健康的团粒结构,几株用于测试的“荧光草”和“速生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茁壮成长,叶片饱满,荧光流转,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共生关系。整个生态园散发出的生机盎然的气息,远远超过了其他选手的作品。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考核时间即将结束时,赛场一侧用于模拟外部干扰的能量紊乱发生器突然启动,一股混乱的能量流冲向各个生态园。其他选手的生态园顿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枯萎、凋零迹象,手忙脚乱地试图补救。
而张亮的生态园,只是微微荡漾了一下,那几株植物叶片上的荧光闪烁片刻,便迅速恢复了稳定,仿佛那股紊乱能量只是拂过水面的微风,未能撼动其根本!
“自适应调节!他构建的生态体系,竟然具备了初步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一位来自区教育署的老专家猛地站起身,失声惊呼,“这……这需要对生态链和弦律干涉有着入微级的理解才能做到!这真的是一个小学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吗?”
实践考核,张亮再次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夺得头名!
连续两项碾压式的胜利,已经彻底征服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之前所有的质疑和嘲讽,此刻都化为了震惊和叹服。观众席上,来自崇山脚下村庄的人们,尤其是赵大山一家和彩琴,激动得热泪盈眶,与有荣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