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她真正的热爱,那种从无到有,将脑海中的灵感变为现实的过程,让她充满了创造的激情。痛苦在于,创作本身就是一场与自我的搏斗。
这次竞赛的主题是“城市记忆”。她花了很长时间在城市里游荡,用相机记录下那些即将消失的老巷子、斑驳的墙壁、墙角顽强生长的野草。她试图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捕捉那些被遗忘的、温柔的瞬间。她画了无数张草图,又亲手撕掉了无数张。每一个线条,每一种色彩,她都反复斟酌。她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好看的设计图,更能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那段时间,她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设计软件的教程书籍、色卡、画笔和揉成一团的废纸。她常常为了一个细节的调整,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时间。灵感枯竭的时候,她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江郎才尽,根本不配谈什么设计。但每当她看到那些拍摄的照片,想起老巷子里那些温暖的人间烟火气,她又会重新拿起画笔。
她的最终作品,是一系列结合了传统剪纸元素和现代插画风格的海报,命名为《城·逝》。作品既有对旧时光的眷恋,也有对城市发展的思考。当她把作品提交上去时,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结果公布,她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奖金五千元。这个奖项,对她而言,意义非凡。那五千元,是她对自己热爱之事的坚持与执着所换来的回响。
英语竞赛的五千,创业竞赛的一万,设计竞赛的五千。加起来,不多不少,正好两万。
沈伊沐睁开眼睛,再次看向手机屏幕上的那条短信。这两万块,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货币价值。它是一枚枚勋章,记录着她从一个懵懂的学生,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挑战、并最终有所收获的青年。它是对她知识、能力、毅力和热爱的全方位认可。
她没有立刻去想这笔钱该怎么花。是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大衣,还是请朋友们吃一顿大餐?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更愿意将这笔钱看作一个全新的起点,一个可以让她更有底气去追逐下一个梦想的启动资金。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晚的凉风拂面而来,带着一丝秋天的清爽。远处的城市灯火璀璨,像一片星河。沈伊沐知道,在这片星河之下,还有无数像她一样的年轻人,正在为了各自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他们或许孤独,或许疲惫,但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和她一样的光。
她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和坚定。她拿起手机,没有回复任何人,只是打开备忘录,敲下了一行字:
“新的征程,开始了。”
然后,她关掉手机,转身回到电脑前。屏幕上的设计图依然复杂,但此刻,她的眼中再也没有迷茫,只有一片清晰的、属于未来的蓝图。那两万块,就像一剂强心针,让她有勇气和力量,去描绘那片更广阔的天地。这笔钱,是她青春的注脚,也是她未来的序章。沉甸甸的,却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