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竟能承载“剑”之名?
而在东海风暴平息后的清晨,老船夫跪在甲板上,用铁凿一笔一划将“人间有剑,常在人心”刻入桅杆。阳光洒下,湿痕渐干,那行字竟隐隐泛出青光,如同被某种古老之力浸润。他浑然不觉,只觉心中安宁,仿佛千钧重担悄然卸下。
就在此时,极北冰原之上,一轮圆满皓月高悬。石碑前积雪自动退开三尺,那句“吾等虽无名,然剑常在”再次浮现,比以往更加清晰。风中低语汇聚成一句断续之言:
**“第九问……将启。”**
这声音跨越万里,落入西北小镇破庙之中。陈昭猛地睁开双眼,只见竹杖顶端竟渗出一缕血珠,顺着纹理缓缓流淌,滴落在《心剑录残篇》上。书页吸血而动,整本册子腾空而起,在空中急速翻转,最终定格在一页空白处。
血迹化作文字,逐字显现:
**“第一问:汝为何持剑?”**
陈昭呆立当场。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巧合。这是试炼的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虚空答道:“为护所爱之人,不让无辜者流血。”
话音刚落,竹杖轰然炸裂,碎片四散飞溅。可在中央,一柄通体漆黑、长约三尺的短剑缓缓凝成,剑身无铭,唯有内里似有星河流转。它悬浮不动,仿佛在审视他。
陈昭伸手欲握,却被一股无形之力弹开。耳边响起冷漠之声:
**“答案近理,然未达真境。剑非为‘所爱’而动,乃为‘当护’而起。若仅凭私情执剑,则易堕偏执,终成杀戮之器。”**
少年脸色苍白,双膝跪地:“我错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三日内,心诚则现。”**
语毕,黑剑隐没,竹杖残骸化为灰烬随风而去。陈昭伏在地上,泪水滑落。他第一次明白,所谓“变强”,并非只是挥剑杀人、震慑敌人那么简单。真正的剑,是有重量的??那是千万人的性命、是是非对错的抉择、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三日后,小镇遭匪劫掠。火光冲天,哭喊遍野。陈昭本可躲藏,但他听见一个孩童在烈焰中呼救。他没有犹豫,冲入火海,背起孩子奔逃。身后梁柱倒塌,几乎将他掩埋。就在生死刹那,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我不想任何人再经历我小时候的痛苦??父母死于战乱,自己沦为乞丐,被人践踏如草芥。如果这世上还有谁能免于此苦,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愿挡在刀前!”
这一念升起,天地骤静。
一道清鸣响彻长空,那柄黑剑破土而出,稳稳落入他掌中。这一次,不再排斥,反而如臂使指,温顺如故。
**“第一问,通过。”**
剑身微颤,映出他眼中泪光与坚毅。陈昭站起身,怀抱孩童走出废墟。百姓见之,纷纷跪拜,称其为“救火之侠”。他摇头不语,只是紧紧握住那柄剑。
同一时刻,南方疫区最深处,一名垂死老妇抓住郎中的手,断续道:“大夫……我家三代单传,如今只剩这孙儿……求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