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辅佐李隆基完成了泰山封禅。
而咱们故事的转折,也正是从这泰山封禅开始的。
其实吧,单从开元盛世的局面来看,李隆基去泰山封禅,也完全说得过去。
可惜,他和他的臣子们,似乎都沉醉在盛世的光辉之下,并未现那些潜藏的危机,更没人能料到,他后面能搞出那么多事来。”
听到此处,李世民的心又往下沉了几分,他知道,真正的症结要来了。
“在李隆基和姚崇、宋璟等贤臣共同缔造了大唐盛世之后,咱们的玄宗皇帝,也开始不可避免地膨胀了起来。
于是,封禅这件事,便被提上了日程。”
“然而,以源乾曜为的一批老臣,却坚持原则,认为封禅劳民伤财,并无实际意义。”
“可他们的反对,却遭到了以张说为的新晋集团的猛烈攻击。
甚至,为了扫清障碍,他们不惜将反对封禅的老臣韩思复流放。”
李世民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不是,老臣只是反对封禅而已,就算意见不合,辩论就是了,何至于要将人流放?这和他之前虚心纳谏,被谏官追着喷还能笑着听取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隆基感受到太宗那冰冷的视线,心头一片冰凉,身子抖得更厉害了。
李今越没有理会他们之间的眼神交锋,继续说道:“那么,老臣们和新晋集团的矛盾点究竟在哪里呢?很简单。
先,封禅就是李隆基本人的意思,张说集团自然要投皇上所好。”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封禅推恩’。”
“根据《旧唐书·礼仪志三》记载,‘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
说自定侍从升中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授五品。
其扈从士卒,并加勋两转。
’”
“也就是说,凡是跟着李隆基上泰山参加典礼的官员,不管你之前是什么品级,回来之后基本都会被破格提拔,授五品。
要是搁在我们现代,那至少也是个正厅级干部。
而随行的士兵,也人人有功勋。”
“所以,只要进行封禅,一方面,张说集团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控随行官员的名单,这意味着他们能提拔更多的朋党进入朝廷,迅扩大自己集团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可想而知,为了得到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会有多少人想方设法地去贿赂张说集团。”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张说在拟定名单时收受了贿赂,所以这件事我不做评价。
但是,张说本人贪腐受贿这件事,在《明皇杂录》和《新唐书·宇文融传》中都有明确记载。
而且,张说在封禅这件事里,越级提拔,培植党羽,任人唯亲的行为,确实已经被多部史料坐实了。”
李世民听完,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看向李隆基的眼中,闪过着一丝失望。
他知道,这件事,李隆基不可能不知晓,甚至,就是他默许的。
可这种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用人行为,是无法认可的!
于是他强压着怒火,沉声问道:“此事,你可知晓?!”
李隆基身子一颤,还未等他想好如何辩解,李今越便已经替他回答了。
“他当然知道了。”
“根据《酉阳杂俎》的记载,封禅回来之后,玄宗就借着张说女婿连升四级这件事,把张说给贬了,所有连带的官员也一并贬职。
可等风头一过,没过多久,张说就又回来继续当宰相了。”
(此处为小说语资卷记载,虽然有新唐书,张说传佐证确有其事,连贬十余人,包括张说的儿子,但具体细节不足,只能做参考哦。
)
说着,李今越摇了摇头:“所以啊,李隆基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么治国,怎么用人,他自己清楚得很。”
“开元盛世的到来,让他开始松懈,压抑多年的阴暗面也慢慢开始释放。
逐渐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