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立刻切换为三幅并列的地图。
李今越伸出手指,在三张地图上几乎相同的位置画了个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凤陛下请看,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几乎都以关陇为政治中心,大唐也不例外。
虽然在大唐创立之初,北周、前隋的那些老牌关陇集团,死的死,散的散,已经不成气候。
但是,大唐在开国与开疆拓土之时,却也催生了新的勋贵世家。”
“我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但这些新的勋贵,以及他们的旁支,还有那些前朝遗留下来的世家门阀,他们对土地的渴求是无穷无尽的。
并持续不断的兼并土地,导致大唐的均田制,在高宗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最终的结果就是,朝廷在关陇,逐渐收不上税了。”
听到这样的话语,李世民只觉得脑中轰然一声,眼前阵阵黑。
均田制!
他亲手延续并完善,将它写入律法的均田制,竟然……竟然在稚奴时期,就已经开始走向崩溃了吗!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崩溃得这么快!
这才短短几十年!
那些本该是大唐最坚实支柱的勋贵家族,他们究竟是有多贪婪,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关陇的土地兼并到如此地步,让朝廷几乎收不上来税!
“李隆基时期,关陇的赋税已经逐年下滑。
但这并非是因为生产力下降了,恰恰相反,关陇之地依旧富庶。
问题在于,朝廷的政令,已经无法撬开那些勋贵们的钱袋子了。”
“勋贵、外戚、寺院,他们皆有免税特权。
再加上无休止的土地兼并,良田尽入豪门,自耕农沦为佃户,朝廷的税基被不断侵蚀,又怎么可能收得上来钱?”
“那怎么办呢?”
随即,李今越的又目光转向地上的李隆基,自问自答道:“节流呗。
正如咱们之前所说,李隆基在一开始,采取的是节俭的措施。
这股风气确实带动了朝堂,可不是所有人都有姚崇、卢怀慎那样的觉悟。”
“李隆基很快就现,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他在这边省吃俭用,关陇的权贵们却依旧夜夜笙歌,生活奢靡。
人家根本不打算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依旧拿着大刀,十分卖力的嘎着大唐的腰子。”
李世民的拳头在袖中攥得咯咯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