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歌把白色钢笔放进卫衣口袋的时候,终端屏幕刚好暗下去。
她没回头再看一眼那张被撕掉的草稿纸,也没管地上揉成团的副歌。
走廊灯闪了一下,像是感应到什么,自动亮起。
她抬脚走出去,脚步声在空荡的地下通道里回响,节奏很稳,像节拍器。
半小时后,她站在音乐学院地下室录音室的门口。
门没锁。
推开来,钢琴前坐着江离。
他还是那身磨破肘部的靛蓝色西装,右脸的疤痕在冷光下泛着微黄,像是旧照片上的划痕。
他没说话,只是抬起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林清歌坐下,打开终端,接上拾音器。
她没问为什么是他在这里等,也没问他是怎么知道她会来。
有些事不用说,就像某些旋律,一听就懂。
江离的手落在琴键上。
第一个音出来时,她差点以为是错的。
不协和,跳跃太大,像是随机敲击。
但第二组音符落下后,她察觉到了规律——不是旋律的规律,是频率的波动。
高音区有轻微震颤,像是信号干扰,又像某种编码在试探接收端。
她调出波形图,开始记录。
江离的左手在乐谱上划动,咖啡渍混着干涸的血迹,在纸面拖出断续的痕迹。
他不能说话,可他的手指在“写”
。
写一段没人能读的密文,写给唯一能听懂的人。
第七分钟,二十三秒。
高频段出现锯齿状震荡。
林清歌屏住呼吸,放大那段波形。
她把耳朵贴在耳机上,反复播放。
三遍之后,她突然伸手,在键盘上敲出《勿忘我》的主旋律。
系统自动叠加音轨。
两段声音融合的瞬间,波形图变了。
原本杂乱的锯齿,开始与《勿忘我》的节奏共振,形成完美的谐振图案。
像一把钥匙,轻轻旋进锁芯,咔的一声,严丝合缝。
她猛地抬头。
江离正看着她,眼神平静。
他抬起右手,在琴盖上敲了三下。
咚、咚、咚。
《星海幻想曲》开头的节奏,慢了一倍。
她懂了。
这不是教学。
是交接。
她迅导出合成频率,命名为“最终课”
。
文件不大,但加载时终端风扇转得厉害,像是在承受某种压力。
她插上u盘,备份,然后设置自动唤醒程序:一旦检测到特定信号,就会循环播放这段音频。
做完这些,她才开口:“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江离没回答。
他慢慢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卷磁带,放在琴键上。
黑色外壳,标签空白。
但他用红笔在侧面写了两个字:听它。
林清歌没动。
她想起很久以前,江离曾把一卷磁带缝进她校服夹层。
那天她烧,走路打飘,回家才现衣服里多了东西。
磁带里是母亲哼唱的片段,当时她以为只是老师多管闲事。
现在想来,每一卷,都是伏笔。
江离抬起手,指尖在空中轻轻画了个音符形状——升c,小调,短暂收尾。
然后,他缓缓闭上眼。
呼吸变得很轻。
林清歌盯着他,忽然现他衬衫袖口渗出血迹。
不是新鲜的,是干了又裂开的那种,颜色黑。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力气,靠在钢琴边,肩膀塌下去一块。
她站起身,想扶他。
江离却抬起手,制止了她。
他另一只手摸向钢琴底部,摸索片刻,抽出一张折叠的纸。
递给她时,手指抖了一下。
林清歌接过,展开。
是一页残破的乐谱,边缘烧焦,中间有一道贯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