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说,“妈妈最后录的不是你唱的童谣。
是这段。”
八音盒里传出一段对话:
“素秋,如果必须选一个,你选谁?”
“……程雪。”
林清歌猛地睁眼,手指攥紧耳钉,金属边缘割进掌心。
“她不可能这么说。”
她声音紧,“她不会……”
“为什么不会?”
程雪走近一步,八音盒的光映在她脸上,“我是她亲手调试的完美载体。
你只是备份。
她教你的歌,都是我先学会的。”
终端警报突然响起:【检测到高危记忆干扰,情感匹配度下降至516】。
林清歌咬住后槽牙,强迫自己不去看程雪的脸。
她低头盯着耳钉,看着那道刻痕,像一道旧伤。
她想起妈妈最后一次给她戴耳钉时说的话:“这个音符停一下,不是错,是想多听一秒。”
不是技术缺陷。
是舍不得。
她忽然笑了下,抬手把耳钉按回耳垂。
然后摘下卫衣拉绳,缠在终端接口上,另一端绕住手腕。
用力一扯,绳子绷直,出轻微的“嗡”
声。
“你听过真正的创作吗?”
她看着程雪,“不是复制,不是模拟。
是明明疼得想哭,还是想把声音唱出来。”
她开始唱第二遍。
这次没看谱,也没数拍子。
她想着那个阳台,想着妈妈拍背的节奏,想着她咳着还要笑出声的样子。
声音越来越稳。
终端数据疯狂跳动:【童年记忆坐标锁定:北纬31,东经12148,时间戳:2oo8年12月24日21:17】
【母爱象征物识别:非物品,为‘68次分钟的安抚节奏’】
【作基频匹配:《妈妈的蓝玫瑰》副歌延音,o87秒,共振值897】
【三重编码初步闭合,等待最终情感注入】
林清歌喘了口气,额头有冷汗滑下。
她伸手去拿数据芯片,准备输入。
“等等。”
陆深突然出声,“还差一个维度。
系统提示‘创作者的原始情感回声’必须包含‘未被预设的变量’。”
“什么意思?”
“意思是……”
陆深盯着屏幕,“你得证明,那段记忆里的你,是自由的。
不是程序,不是实验体,是一个会自己决定‘现在要唱歌’的人。”
林清歌愣住。
她翻遍所有作品,从第一童谣到最新未表的《致不在场的母亲》,每一都被系统标记为“符合原始旋律种子触模型”
。
没有例外。
“难道……”
她声音有点哑,“我真的从来没自己写过歌?”
程雪在门口轻笑:“你终于明白了。”
林清歌低头看着手里的芯片。
忽然,她想起什么。
她调出《妈妈的蓝玫瑰》原始录音文件,放大开头空白段。
在“一二三四,音符跳舞啦”
之前,有一秒的静默。
她把这段静默单独提取,做频谱分析。
屏幕上跳出一个极微弱的声波。
是呼吸声。
她的呼吸声。
但在那之前,还有一声极轻的——“嗯”
。
不是妈妈的回应。
是她自己,在录音开始前,小声对自己说:“我要唱了。”
那一秒,没有指令,没有芯片触,没有实验参数。
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决定要唱歌。
林清歌把那段“我要唱了”
的呼吸声,叠加进三重编码的最后一位。
系统静了一秒。
然后,弹出新提示:【检测到未预设情感变量,原始创作者身份验证中……
